10月27日上午,市一中管理团队、教研组长和一线教师集中观摩了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活动。活动由省教科院陆岳新院长主持。
参会成员聆听了省教育厅顾月华副厅长作的致辞,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领导作的专题报告,认真学习了南京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共同体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效。
参会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湛作的主旨报告。王湛指出,党的二十大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教育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报告中,他回顾了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指出课程改革推动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构建和质量的提升,帮助广大教师梳理了教育目的、教育愿景、行动路径和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学科逻辑、学习逻辑和生活逻辑之间的关联。他强调,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踔厉奋发,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时代新人。
本次观摩学习对更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升课程能力,深入理解数字教育内涵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市一中将为创造共享幸福的教育生活不断努力,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砥砺前行。
参会成员感想
01
王濛老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上午聆听了南京市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做的专题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带给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作为教研组长,应认真思考,如何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组织;如何让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如何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并保持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逐步构建起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研团队,把有限的知识扩充到无限的应用领域中。
02
王颖老师:
课改推动教育观念的大更新,观念的更新必将推动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从课程观的角度讲,从传统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自觉认识并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是历史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从教学观的角度来讲,从传统的“教书”、知识灌输,转变到培育学生学会学习,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上关注学生对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的架构,关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历史学科教学应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人文情怀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从教师观的角度来讲,教师由传统的传输者、管理者、控制者向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转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科书的整合与教学资源的利用都要围绕着学生自主活动来组织,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
03
钱震宇老师:
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专家有关江苏省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的报告,学习“南京经验”,了解南京如何以基础教育改革为机遇来全面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感受到了鼓舞,同时也深受启发。面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面对课程改革,面对教学改革,我还是略有迷茫的,这个改究竟是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在今天上午的观摩中我得到了答案。报告中多次被提到的“协同教育”也为教育的未来明确了方式路径,家、校、社理应协同起来共同实现育人目标。新时代我们要用课改来推动基础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构和质量的提升,创新育人模式,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04
李杨老师:
本次学习中我全面了解了南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的一些举措,他们以基础教科课程改革为抓手,将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融入改革目标中,在过程中强调四个坚持、五种策略,从而建立起深化教育改革的平台和机制。特别是在提到高中教育时,坚持以提质增效为关键,科学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度研课。课堂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应当立足高中阶段的现状和任务,改变目前仍然存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培养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在新时代政策和技术的助力之下,希望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供稿 | 教研组
审核 |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