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美好就在于让你知道该敬畏什么,知识也好,品德也好……每个人都会在阅读中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世界定将越来越美好。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陪伴我们的除了家人、亲情,还有那存在于书中的“远方的人们”,他们活跃在文学里,却同样照进了我们的心里!请相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禁足了我们的脚步,却不能禁足我们的思想。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导读”来进行交流吧!
《美丽新世界》
推荐理由:“那么,主宰者先生,我就是要追求不幸福。”通篇小说读完,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就是这短短十六字,那是野人在与主宰者对峙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那场对峙里,野人所维护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而主宰者代表的就是当时物质高度发达社会的新的行为规范,可以想见,对峙双方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是毫不夸张的“一”对“无数”。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野人被流放于荒岛,在众人的侮辱中上吊自杀。可我记住了他毅然决然的背影和他对自由与美的坚定追求,他是那个时代中被压迫者,却绝不是一个失败者。读过这本书,或许就可以多一个看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角度,也能获得反抗的勇气。
我一直有在设想:一个没有道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给了我一个答案。在赫胥黎笔下的世界里,那个社会用高度发达的技术抹杀了伦理道德,又用可以消除一切苦恼的药物苏摩来消除罪恶感,否定救赎从而将上帝踢下神坛。人们评判事物好坏的标准再不是道德,而是是否舒适,换句话来说,就是将精神层面上的人彻底放逐,只留下物质层面的人,那是一个只认可商品与生产力的社会,一个为了物质价值可以放弃一切的社会,那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幸福的社会,可那幸福之后并不是快乐,而是舒适,那是一个人在其中最无意义的社会。 需要有人来反抗,可是谁来呢?体系中的人们从小就接受着苏摩和潜意识教育,不允许接触美与书籍以及一切可能导致独立思想的物品,尽管他们中有些人也会对某些事产生反感,类似反对潜意识教育,反对禁书之类的,可他们没有勇气去反抗这个整体,那个带给他们舒适的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已经尝到苏摩和舒适的好处了。因此必须有一个与这个社会没有利益相关的野人来向他挑战,来从头到尾地指出这个运行机制的荒谬性,而这也隐喻了小说的一个主题:反叛的勇气。
平心而论,像野人那样不愿意与社会相融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也并不算是少数,远有伯夷、叔齐采薇以明不食周粟之志,近有王静安带着清朝的辫子投湖自尽,更不用说那些在文革风暴中被迫害致死的仁人志士了。社会的每一次更替,都伴随着无数人的殉葬,他们不是不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也不是不懂什么成王败寇之类的俗话,他们只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那个精神层面的自己,于是放弃了舒适,选择了受苦,选择了以死明志。而这一点,是那些精神被阉割的新世界的人们永远不能理解的。
人们诗意地栖息于精神之上,而那里有比舒适珍贵得多的东西。
——高二(1)班 简嘉瑶
《西线无战事》
推荐理由:最热的鲜血与最冷的刺刀。燃烧的时代与冰冻的生命。剥开浪漫化,理想化的外衣,一窥战争最真实的面孔。无需夸张,自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无需矫饰,便带来最强烈的窒息感。因为这是战争,只因它是战争。“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它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欲哭无泪、欲挣无力的绝望。
并非第一次接触有关战争的资料、作品,却从未产生过如此厚重的绝望感。现在想来,历史书上的战争是什么样的?时间、地点、条款、死亡人数。闻知几百万生命突然消逝,便本能地震惊。可细想便发觉,这“震惊”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对表面数字的愕然,为死亡体积之硕大而产生的撼动。它不是指向独立的生命单位,而是指向“概念”,苍白、空洞、模糊的概念。
《西线无战事》让我第一次如此彻底地摆脱数字,深入到一个真实的个体。
炮弹、毒气烟雾和坦克群——碾碎,腐蚀,死亡。
痢疾、流行性感冒和伤寒——哽塞,烧灼,死亡。
没有特意的劝诱与夸张,却残忍地揭露了战争最真实的面孔。十七八岁的青年,便衰老得已适应了死亡。鲜活的生命在燃烧的时代结了冰。
这是彻骨的冷。雨的冷,泥土的冷,刺刀的冷。
天国的冷。
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风和日丽的家乡,本该是与战争截然不同的另一重天,可战壕,成了他真正的归属,成了他唯一适应之处。战争的荒谬真正释放了人性的荒谬,将整整一代人带离了正常轨道:前人不理解他们的狂热,后人不宽恕他们的罪孽,他们自己亦不知道何处去埋怨。而他们却又是站在正义对立面的德国士兵。事已至此,错的又到底是谁呢?又该埋怨谁呢?
主人公休假回家,人们带着无所不知的神色高谈阔论,宣扬着所谓英雄主义。他们缺乏对人物命运现场的最基本想象,本应是对悲剧的感受却成了毫无切肤感的抽象注视。
但现在想来,我们又何尝不是?面对疫情,面对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面对红色不断加深的疫情地图,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参与的仅仅是一轮信息传播,一桩单凭灾难规模和牺牲体积确认其价值的“新闻”式打量?由于数字天然的抽象,我们是否会不自知地只留意到了集体轮廓上的变化,而忽略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故事和疼痛?在饭桌上谈论的“政府应如何如何”,一定程度上又是否近似于书中人们“必须是全面的席卷,随后直捣巴黎”的言论,带着难以自知的“局外人”思维?
灾难和悲剧的叙述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日夜不休的医生、奋战在岗位上的劳动者、无私奉献的农民与司机……个体的故事无疑感人至深;《西线》中死于战场的数学老师、本善良的邮递员、本心怀梦想的学生……个体的灾难也无疑最令人痛心。因为从众多个体中,人们找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人生,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梦想和打算。记住个体,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
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
——高二(1)班 蒋佳诺
《岛上书店》
————生活可以像这本书,平静如水但充满感动
推荐理由:“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而主人公是小岛上唯一的一家书店的老板AJ。书店的门牌上就写着这样的一句话。AJ的生活很糟糕,妻子去世,生意危机。而珍藏多年的宝贝又在一天突然被窃,同时他意外收养了一个被弃的女婴。从此人生发生了变化,悲痛与无奈被情感的温暖稀释、消除。小说围绕着书店、女孩的成长,讲述了这个岛上书店的人们平淡的人生故事。
感慨这本书,源于对于这本书的几个感动。意境的令人向往、人情的温暖感人、书籍的灵魂力量、影响的潜移默化。
书店既是书店,而其位于岛上,真不似狭义上卖书的书店。AJ随着自己对书的想法、随着自己的想法卖着自己想卖的书,而不仅仅是为了卖钱而卖。而其人格的沉郁,加以读者对海岛的感受,不由地向往于其世外桃源般的故事意境。然而意境之优美、AJ性格之沉郁却与故事开端之悲伤、AJ选择收养女孩之温暖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错失珍宝与意外养女一前一后,恰似告诉我们,一段沉郁的前半生告终,而温暖的后半生开启。他转移爱,他意识到一旦一个人开始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他用人情拯救自己的灵魂;他追寻爱,他选择相信真正的爱情就不是两个完美的人互相欣赏,而是我已经知道你不完美,可是我依然爱你;他延续爱,他用书籍告诉岛上的人们怎样生活,用书籍教导收养的弃女玛雅,使她长大成人,他的书店由警长兰比亚斯接管,继续在那座孤岛上书写着轮回的故事。 没有书店的镇子不算是镇子,书对于人的改变是难以估量的,岛上书店亦悄悄地改变了书中人物的一生。兰比亚斯渐渐开始阅读,他的精神愈加富足,他的生命更加有力量,而成功追到了女神,也最终成为了书店店长;AJ以书店为中心,通过共同阅读,感受人情与亲情,走出悲伤,看淡死亡,安然走向天堂;阿米莉亚学会了包容与真正的爱情;而玛雅,虽然身世悲惨,但书海的熏陶让她更早的成熟,《海岛一日》是她创作的借以纪念自己的母亲,她懂得了对待不幸,最有力的便是内心强大与处之泰然。
无论是谁,书籍对他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无法找出本书的波澜起伏或是明显地触动人心之处。但毫无疑问,平淡,自有平淡的力量。人生如书,便是真谛。
——高二(2)班 苏子晋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ient》)
推荐理由:125位画师,耗时7年,作为全世界第一部真人油画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第一次用梵高的画作来描述梵高一生中最后的时光,惊艳全球。电影通过梵高好友儿子阿尔芒的视角,探寻梵高最后六周的生活,在高度还原梵高画作的同时,梵高身边人的不同讲述,也让人们对梵高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感动于其孤独而热烈的心灵,其至爱至美的灵魂。
2020年,梵高诞辰130周年。在这特殊的时候,欣赏描述梵高的电影顶峰之作《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ient》)无疑更让人心潮澎湃。
故事发生在梵高去世后,邮局局长(梵高好友)儿子阿尔芒转交梵高生前未寄出给他弟弟的一封信。后阿尔芒得知收信人已经去世,在寻找其他与梵高亲近的人接受他的遗物时,不同人对梵高最后六周生活的讲述让阿尔芒对梵高本人及其死亡有了新的认识,阿尔芒决定在送信中探寻梵高死亡之谜。
Loving Vincient,来源于梵高每次信件的末尾署名,被译为“至爱梵高”。
梵高是一位不善言辞,却渴望倾诉的画家。从1872年起,梵高写下了800多封信,绝大多数给了他唯一一个可以毫无保留的倾诉对象——弟弟泰奥。可即使泰奥在经济和精神上支持着梵高,也并不完全理解梵高。更不用说想要赶走梵高的街坊、嘲笑梵高的朋友、欺负梵高的小孩们……那是人们视梵高为一个疯子。但在我,包括现在许多人,眼中,就算梵高被那个黑暗的社会逼成了“疯子”,那也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疯子”,一个心灵热烈的孤独者。
父母的不认可、上司的打压、邻居的欺负......社会的黑暗、人生的灰暗造成了梵高性格的孤僻,但在梵高心中,却充满了希望与爱。他无法使人们理解,只好将情感融入画中。在梵高最后一封书信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怀念”。在《星月夜》《向日葵》等等他的一系列名作中,无一不闪着希望的光芒,无一不展现着生命的张力。
梵高在人们口中所谓的“疯”,其实是梵高在饱受世间磨难,仍热爱着生活的一种执着的、痴狂的生命的力量。
电影表面上是在探寻梵高死亡之谜,但在结尾,人们悲伤之余又释然了。“无论孤单的文森特是跟醉酒的年轻人鬼混在一起,导致自己中枪死亡,还是因为孤单而绝望自尽,结果都是一样的。”玛格丽特的一句话在最后点醒了阿尔芒,“或许我们死后就能抵达星辰之上,而离开人世不过就是踏上了走向星辰的路”,梵高在《播种者》中就表达对死亡的无惧与释然。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一处精髓所在:探寻梵高之死只是引子,真正探寻的,是梵高的内心与生命。人们不必纠结于梵高之死,梵高就犹如鲁迅笔下的死火,痴狂地用画画燃烧着自我,以生活的黑暗,画下笔尖的灿烂,画出自己想要怒放的生命。“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梵高是这样认为的,也成功做到了。
每当仰望星空,梵高和他的画,总会被人们记起,因为他热烈的生命,因为他至美的灵魂。
——高二(2)班 杨嘉跃
推荐《文学回忆录》
【推荐理由】:这是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书籍,将带领大家开启 一场世界文学之旅!从先秦到20世纪,一场浩大的讲述。以国度和时间来划 分,以木心老先生的经历偏好为重,介绍精练有力,各种思想凝练而详实。在这本书中和众多文豪会面,分享他们的故事。可以闲读解闷,亦可精读深 思。上等好作,文学之课从它开始。
木心老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下册)看了很久了,掰手指头近一整个 月都在十九世纪里打转,像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旋转跳跃,一个又一个, 从所剩的寥寥数语里去辨别眉目。有奥斯汀、雨果这样的熟人,但更多是不 熟悉的,匆匆如河床上的鹅卵石。
一直以来一个疑问我久而不解——文学到底是什么?但每个阶段的我的 简介都会不同。很小的时候是童话里美好结局的快乐,长大以后被文学性迷 了眼,前几天翻出以前的摘抄本,被一水矫情过了头的比喻句羞得怀疑自己 的品味。初中崇拜情节,而现在,我觉得文学是情感的符号化表达。
我读《文学回忆录》,是被文学的情性,和木心老先生倾注其中的热 爱,以及对自我浅薄的羞惭压倒的。想来交流就是件够奇妙的事了。一个人 能懂另一个人的意思,多亏文字,这比住在对方颅中还奇妙。而文学,是顾 左右而言他下暗藏的心情河 流,喷涌而出的泉,被千万人所饮,这是件更妙 的事了。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被“他的情感太浓烈,平常就有一种说不出 的极苦闷,极寂寞的郁结在”一句所深深感动了。大抵是一种相同感受的怜 悯,文学是情感触动,坚持下来的,再被更多人所感受,怎么不能说文学即 情感?这大抵是我这个时候所觉得吧,也不一定对。
因为我觉得文学是一辈子的事,要在恰当的时候,遇到恰当的书。好比 现在,我遇到《文学回忆录》。
——高二12班 朱冉然
推荐《美丽新世界》
【推荐理由】作为世界“反乌托邦三书”之一,《美丽新世界》有其独特之处。尽管也像《1984》那样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然而它并不拘泥于描绘这个世界的种种制度——它通过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来展现所谓“病态”。如果说《1984》、《我们》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那么无疑,赫胥黎作为生物学家之子,其《美丽新世界》则带有更多的科幻色彩。
在合上《1984》后,回荡在脑海里的那句“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让我感到绝望之下的无能为力,而合上《美丽新世界》,看到“野蛮人”被流放到荒岛上,不定期被人们像看猴一样毫无尊严地被耍弄,而列宁娜显然已经恢复了“正常”。我只觉得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我一直觉得反乌托邦这类小说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警钟时刻提醒人类:在科技高度发达之下,极权、放任、无思想、无道德的社会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不管是《1984》,《我们》还是《美丽新世界》都在提醒我们:没有独立思想的世界没有自由。若一个统治者想要使自己的统治绵延至千秋万代,那么他所追求的理想化社会就是“稳定”。而思考是稳定的大敌,孤独是思考的本源。于是在这个世界里,独处是不被允许的,人们被迫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为无论是alpha还是epsilon,从出生时就被加入了“外向”的因子;一段较为稳定而持久的感情也会招致质疑,人们不懂爱,不懂付出和等待。
本书的主人公约翰被安了个“野蛮人”的名号,听起来属实讽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着、循规蹈矩的所谓“文明人”把他当做精神病,当成傻子,殊不知他们才是最可悲的人。“野蛮人”由他的母亲怀胎十月生出——对于在玻璃瓶、药剂、营养液的包围中“出生”的人们来说,这些词语都是下流的,都是禁忌。“野蛮人”懂得诗,懂得美,懂得悲剧,他还喜欢书本和鲜花——对于文明人来说,书本和鲜花意味着电击——那是他们刚出生时就被形成的条件反射。
“野蛮人”有理想。在他由荒岛回到现实世界时,他发现这个世界不可理喻,不合常理,他天真地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现状。对于代表“权威”的总统,他毫无惧色,大声道:“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可是人人都喜欢安逸平稳的生活,刻在血液里的认知让他们长久以来都认为自己的人种是最完美的,他们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不想通过一番流血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获得本属于他们的权利。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世界固然好,但一个吃穿不愁、稳定有序、极度理性的世界也没有必要推翻。
伯纳和列宁娜算是这个世界之下的异类。伯纳因为出生的瓶子中被加入了酒精,使得他与alpha的标准身高差了点,他一直都感受得到来自别人的嘲笑和自己内心的自卑。他由于自卑而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进而游离于人群之外成为孤独的“局外人”,孤独又使他产生矛盾的层次感,有了思考的机会。而列宁娜,毫无疑问她是个天性敏感的人,对于伯纳的与众不同——“如果你与众不同,你就一定会孤独。”,她没有选择嘲笑而是欣赏:尽管从小就受到洗脑,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却隐隐觉得这样的世界是病态的,疯狂的,而伯纳这样的才是正常的人。
大部分英雄主义的小说也许到这里,会让“野蛮人”和伯纳、列宁娜一起推翻这个畸形的社会,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总统的极权统治被推翻,世界重回正轨。可是反乌托邦的独特之处也在此:英雄主义的happy ending也是乌托邦式的,在现实中很难想象三个人就能摧毁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体系。反乌托邦实际上就是否定美好的幻想,而根据现实,重塑一个虚构的社会,再给它加上现实的结尾。于是两个异类在二次洗脑后重回“正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野蛮人”重回荒岛,和其他“妨碍社会发展的危险分子”一起生活——不像《1984》那样激烈的洗脑,因为《美丽新世界》的社会从根本上去除了痛苦而更加稳固,统治者并不担心会有正常公民因为“野蛮人”的言论而走上错误的道路,他们只会把他当猴子看。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高二11班 张玉婷
推荐《切尔诺贝利》
【推荐理由】: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离现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无需戏剧性的处理,或诗意化的解读。呈现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实。就像《纽约时报》对《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的评价,每一幕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令人内心震荡。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我们把谎言当作事实,而是我们听信了太多的谎言再也认不清现实。到那时,除了放弃了解真相的希望,说服自己相信编造的故事,在虚构的乌托邦中残喘度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当有巨大威胁逼近时,人们总指望有一个按钮能平息一切,殊不知恰恰是它启动了灾难。 ————题记
最近,关于“谎言的代价是什么?”的问题又一次引起热议,我们的回忆也跟着它来到了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根本不需要任何戏剧性的处理,或诗意化的解读,呈现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实。
“爆炸了!堆芯爆炸了!”一声巨响划破了夜的寂静,伴随着一道蓝色的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成了黑暗中最夺目的存在。“不可能,堆芯不可能爆炸。他吓傻了,把他带出去。”一场本可以及时阻止的悲剧,就此开始演变成一场世界级的灾难。
人在趋利避害本性和片面消息的影响下总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这种愚蠢的行为在权利的放大下便会引发比核爆炸更可怕的灾难。面对核电站爆炸,负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查清爆炸原因及时阻止事态蔓延,而且否认事实,一个用谎言作为炸药的炸弹就此按下了倒计时按钮。调查会议上,一句一切尽在控制之中,让本就对真相知之甚少的参会人员放松了警惕,同时也把无数人推向深渊,使这个谎言的代价变成了全人类。
虽然政府声称事态已经得到控制,辐射量仅仅相当于照一次x光片。但一些变化正悄然发生,第二天,孩子们照常蹦跳着去上学,一只鸟却死在了路边,可它太过于微小,小到根本不会有人在意。普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直到痛苦降临在自己身上。很多人突然死掉——走路走到一半,倒在地上,睡着后永远醒不过来。他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恐惧,也令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未知。
谎言如同地狱般的黑暗,蔓延着,吞噬着暗淡的天空。
等终于有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弥补时,却为时已晚。因为辐射过于强烈,机器无法靠近屋顶,只能靠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去清理石墨;400名矿工在辐射超标数百倍的环境下日以继夜工作了一个月;三个消防员在明知送死的情况下却又不得不下水打开阀门防止燃料进一步爆炸......太多无辜的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这些,本是可以避免的。
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当真相对我们不利时,我们选择相信谎言,但真相始终在那。正如影片末尾提到:这就是切尔诺贝利的礼物,我曾经害怕真相的代价,而我现在只会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高二3班 邹伊灵
推荐《绿皮书》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剧情类喜剧,虽说是喜剧,但我从中看到的更多是生活,是种族,是阶级。白人不够“白”,黑人不够“黑”,是本剧最鲜明的特点,而这种反差感也恰为电影增添了色彩。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美国,那时的种族歧视现象非常严重,同时也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期,剧中的托尼,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他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短工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谢利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唐谢利即将开始为期八个星期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对黑人的歧视比北方更为严重,于是托尼便成为了唐谢利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此同时,唐谢利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
在写观后感之前,还是要介绍下本剧发生的时代背景,那是在1962年下半年,那时的美国是什么样子呢?简单说就是种族歧视还非常严重,黑人和白人在政治权利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尤其是南方很多州,还实行平等但分离的政策。什么叫平等但分离呢?就是黑人虽然和白人一样拥有同样的权利,但却是分开享受的,黑人只能上黑人的专门学校,餐厅也分专门的黑人餐厅和白人餐厅,就连公交车上的座位,也分专门的黑人座位和白人座位,如果黑人坐了白人的专门座位,就是违法,要被逮捕接受处罚。这样的平等当然不是真正的平等,所以美国黑人一直在为完全的权利平等而努力。
主人公Tony,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具有浓厚市井气息的小混混,他在面对闹事的人时警告完后下手丝毫不留情面,将对手打出血时眼神也毫无波动,依然奋力挥拳。同时,又用自己的小聪明(归还帽子)赚取到了金钱和人脉,其实我自身就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一开始,我以为他仅仅是这些罢了,但当他回到家里后我才发现:这个男人的心中也有温暖的一面:爱妻子,爱孩子。原来他不是爱钱,而是肩上的重担逼得他要这么做,他在小市民形象的背后,其实也含有一颗负责任的心。而后,此片的主题第一次毫无保留的为我们展现了出来,Tony的许多家人都不放心家中有黑人的存在,他自己也同样对此深感厌恶:妻子请黑人工人喝水用的两个杯子,被他看来两眼后扔到了垃圾桶里。这就是本片的主旨:种族歧视。
唐——谢利,一位享誉国际的钢琴师,同时又是三个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是美国上流社会的香饽饽,又与美国总统是好朋友。名誉,金钱这些不必说,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南下巡演?南方歧视比北方严重的多得多,在我们看来,他大可不必如此。后来我明白了,这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以他的肤色为代表的,没有正当权利保障的,在美国倍受歧视的黑人们的地位。
一位是满嘴跑火车,时不时来几句污言秽语的地痞流氓,一位是高高在上的优雅绅士。二者的种族不同,阶级也不同,摩擦在所难免。我甚至担心在Tony的暴脾气指导下他会揍唐一顿。但在我观影的过程中看到,他们虽然时常会有矛盾发生但也无伤大雅,相反,二人之间反倒是萌生出了友情这看似不可能的情感。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Tony一晚接到当地警方对唐的同性恋指控,他在赶到之后看了看裸着的唐并没有多说什么,通过贿赂警察使得唐可以出演第二天的演出,但唐因此与Tony大吵一架。第二天晚上唐向Tony道歉的时候,Tony说了句:“我大半辈子都在酒吧工作,我知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时,内心五味杂陈,我知道他并不是浑浑噩噩的活在这个世上,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为了生存,有些苦必须吃,有些气总得受,就算牙齿掉了,也要闭口咽下。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觉得激烈的争吵更能使我动容,因为我觉得那时,才是真正坦诚交往的开始,我认为世界上并不会有一帆风顺的感情,不论是爱情或是友谊,争吵过后,大家才能更好接受对方,反视自己,或许有些人会接受不了批评,但我认为,真正的感情,不是会因为争吵而决裂,而是进一层的升华,记住一点,真正对你好的人,并不是一直在夸耀你的人。
绿皮书三个字,作为片名,必然有他的含义,我对他的理解有两个,其一就是剧中出现的《黑人旅行指南》,也是真实存在的《黑人司机绿皮书》,内容记录了全美对黑人友好的餐厅和旅店,我觉得这便是一种歧视的体现,我认为更多的黑人并不会希望它的出现,而是它的消声灭迹。其二我对它的理解,便是它的象征意义,我觉得它更象征着走向平等,走向共和的通行证,真实历史已无从考究,历史事件总会存在争议,但影片还是表达出了它想表达的主题,便是种族问题,它并不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体现,而是从两个人物一路上的遭遇和互相态度的转变,以一种近乎柔和的方式来体现,使更多人能够接受它,而不是仍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形形色色的歧视如今依然存在,这需要我们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尽量消除对不同人的不平等看法,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平等相待,虽然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现依旧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首先必须要做到自尊,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应用剧中一段话——“坚守尊严才会赢,因为自尊总能让你占理。”
——高二9班 杨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