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早晨天还是雾蒙蒙的,不久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是同学们还是情绪高涨,意气激昂。
虽然着献血工作的展开,看着粗大的针头,我们微微有了些忐忑,但无一人选择了逃避。同学们互相加油鼓励,逐渐镇静下来。
老师们的关爱令人动容。钱柳云、吴文婷等老师亲切地询问同学们是否吃过早饭,递上矿泉水和饼干,王鹤林、邓小进、袁守义等老师则热心关注着每位献血同学的身体状况。每个同学的心中,都充满着感激与温暖。
一些同学因为年龄小,而无法献血;一些同学因为身体原因,而被医生拒绝。他们的脸上不无遗憾。于是,他们为献血的同学当起了爱心使者,为他们借伞,替他们拎书包。同学间真挚的友谊令人感动。无论是抽血前的一次鼓励,还是躺下后的一杯热茶,都使人心生暖意。
我们看到,许多同学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了头昏乏力的症状。尽管医生、老师为他们的健康状况着想,一再劝他们放弃献血,但他们只是微微一笑,平躺在长椅上,要求医生继续。尽管他们的身躯并不伟岸,他们的体格也并不健壮,但他们的形象却骤然变得高大。三年学习生活后的这次献血活动,让我们长大,变得成熟而坚毅。
一位陈同学在体检过程中被卡住。虽然经过了多项额外的血样检测,历时一个半小时,他最终未能如愿献血。他的脸上流露出了掩不去遗憾和无奈,但我们依然向他表示了钦佩和赞扬。他的那颗奉献之心,不也很可贵吗?
成功献血的同学们都领到了一张无偿献血证。看着鲜红的证件,大家无不流露出自豪与骄傲。
据了解,中国目前的血库状况堪忧。十余座血库告急。北京,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南京,“血荒”已经持续10个月;武汉、太原、重庆、长春、青岛……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急需血液进行手术的病人和家属或四处求援,或苦苦等待。
虽然我们的献血对于庞大的需求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们相信,薪薪之火可以燎原。星星点点的改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了不起的蜕变。
鲁迅先生曾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中国心不曾变。秋瑾也曾劝诫说:“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时血已不再是一种液体,而是满腔的爱国情怀。
希望我们90后在高考之后成长,在献血之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