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已经被清华录取之后,一直悬在半空的心终于稳稳落地。清华,一直是我最想去的地方;考上清华,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梦想照进现实,当梦想以一种鲜活的姿态走到我的眼前,我突然感受到了语言的贫瘠。或许,这就是百感交集。
六年前,我踏进正衡的校门;三年前,我通过直升进入一中;现在,我抱着一种淡然的心态,坐在电脑前整理着这几年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新回忆那些平凡日子里的风风雨雨,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看待三年的高中学习,甚至说是十二年磨一剑的往昔,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遇悟即成智”。
小学,初中,我一直以领先者的姿态昂首挺胸,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坎坷。直升高中之后,新集体里高手如云,强手如林,高一的第一次月考我就被打击得遍体鳞伤。在班主任的谈心,家长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下,我知道在学习方法和心态上,许多都需要自己调整。其实,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是陌生的人群,无论是谁都会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先适应的人必定先领先,而后适应的人也不见得就会永远落后。无论自认为是高手还是笨鸟,关键是要摆正心态,放低姿态,调整状态,过度的急躁忧虑和颓废的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那段日子里我也想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在暂时的低落之后,我才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
高一、高二两年是我高中生活中比较轻松的时光,我参加了许多学校的活动,组织学生会的工作,充分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为自己奠定了自信的基础。无论什么时候,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想做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优势。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琴,初中时就选择了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报考大学的道路。高二学期末,我放弃了备战全市联考的黄金时间,转赴北京,参加清华艺术特长生冬令营。那五天是我除了高考以外,最紧张、最辛苦的日子。北京的冬天干燥而寒冷,我站在清华校园中,站在朱自清如梦般美丽的荷塘前,看着许多大人小孩在厚厚的冰面上愉快地滑行、嬉戏,皑皑的积雪反射着灿烂的日光,然后猛然醒悟,原来这就是我想要的!暗暗下定决心,也就是在我领悟的那一瞬间。我想站在这里,并不是作为一个前来瞻仰的歆慕者,而是要名正言顺地以清华学子的身份,采撷清华园那令人沉醉的优美和厚重。
进入高三冲刺,随着课业的不断繁重,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成绩也开始忽上忽下。一模,我高中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或许说是我十二年来遭受到的最大打击,恍若一个晴天霹雳,几乎就要直接劈开我的天灵盖将我打翻在地。之前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投入,在面对那张惨不忍睹的分数条时,顿时显得苍白无力。那段日子,是班主任一次又一次耐心而又鼓舞人心的劝导,是任课老师们细致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试卷分析,是爸爸妈妈虽然沉默却源源不断的关心和支持,是同学们信任的眼光和真诚的鼓励,渐渐帮我重新捡拾起掉了一地的信心,然后重新拼起自信而又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某个因为一模失利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深夜,我猛然领悟到,之前我的浮躁作风和盲目乐观,只会拉大自身和梦想之间的距离。我告诉自己,只有改变,从零做起,毕竟还有两个月,一切都还来得及。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和奋战,也许是应了“哀兵必胜”那句话,也许是我领悟得还不算太晚,二模中我发挥得非常不错,大大超出预期,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给老师家长补了一针“安慰剂”。
高考前的停课复习,班主任让每个同学都在黑板上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我写的就是“遇悟即成智”。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了这句话,但是看到之后就没有忘记。或许我对这句话的解释狭隘而又缺乏依据,但我始终认为,很多事情只是缺少一个醒悟的过程,而醒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能将领悟到的奥妙付于行动,那就是大智慧。
最后要借鉴一下我的班主任徐斌老师的话,用于鼓励正在努力奋斗的学弟学妹,也用于时时自勉:脚踏实地,为自己奔跑。
——原高三(1)班吴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