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科技总动员,奇思妙想大赢家
——记我校5·14科技竞赛
5月14日,往日宁静的校园变得热闹非凡。不仅有“金钥匙”科技竞赛初赛第一轮在我校举行,而且同学们还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科技竞赛。创新实验、纸桥效率、鸡蛋撞地球、橡皮筋小车、妙趣大连环等五项竞赛在体育馆、化学实验室、实验楼等三块场地火热开展。我校小记者团分几路人马,对各项比赛进行了全景扫描和亮点聚焦。
创新实验:(高一2班 李旻)
首先上场的是高一(1)班的同学,她们的课题是“探究振源振动频率高低与音调高低的关系”。她们别出心裁地录下不同水量下摩擦杯口的声音,再通过电脑波形对声音的频率进行比较。来自高二(4)班几个帅气男生带来了两个柠檬,一个番茄以及导线铜片等,原来他们是在学习了原电池之后重新做一次初中课本中的实验——“水果电池”。3号选手是来自高一(2)班的同学,他们发现“NH4Cl和Ba(OH)2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实验有一些缺陷,于是他们进行了改进。
高一(8)班的两个男生设计的“检验二氧化硫性质”的简易装置,吸引了徐娟芬老师。高一(1)班的沈一帆同学单枪匹马地来参赛,展示了他“检查气密性的创新装置”,他大胆创新的精神受到了评委老师的赞扬。高一(3)班的课题名称很有新意:“一箭三雕”。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可以在不变装置仅换药品的情况下完成制氢气,制氯气,证明盐酸,碳酸,苯酚酸性依次减弱。
评委组组长刘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表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好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实验研究也能使我们学到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也让我们,对于科学研究多了一份认识与体验。
纸桥效率——小纸桥,大智慧:(高一1班 臧济州)
该项目的规则为:参赛团队在20分钟内利用现有的A4纸、标签贴等材料制作一个桥面,然后用统一提供的桥墩做成一座桥,用硬币作为砝码进行承重试验,承受最多硬币的小组获胜。
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各参赛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制作。许多小组都分工明确,有的同学专门负责做支架,有的同学专门负责做桥面,大家一边讨论,一边马不停蹄地制作着。看似很普通的一张A4纸,在同学们灵巧的手中千变万化。不一会儿,心灵手巧的选手们就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纸桥:有的做成了倒置的纸船装、有的把纸不断折叠成了波浪形,还有的把纸卷成了细长的小棍作为主体。总而言之,各种纸桥都富有创新,而且也充分运用了物理知识,体现了同学们的科技知识水平。
20分钟过后,激动人心的测试阶段到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放到纸桥上,都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把桥吹到了,有的同学手都在颤抖。在将近1个小时的测试后,高一(1)班小组制作的纸桥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承受了整整117个硬币。这座稳固的纸桥给高一(1)的同学带来了第一名的成绩,也宣告了这次充满创新精神的比赛的结束。
鸡蛋撞地球:(高一1班 秦珂玉)
“鸡蛋撞地球”,就是用报纸、吸管等材料制作成特殊保护,使得鸡蛋从四楼掉落不受损害。比赛开始了,从天而降的一个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鸡蛋,仅仅一眨眼的工夫便与地面亲密接触。但是,实验失败了。这大大打击了同学们的信心。但很快大家反应过来,互相鼓励,相信自己会有很好的表现。
在各种特殊保护装置中,“降落伞”是大家普遍选用的,但也各有千秋。有的比较大,所以从四楼扔下来后在空中停留时间比较长,鸡蛋缓缓的落地,比较安全。有的不是很稳定,到处乱飘,飞到二楼的时候撞到了窗户,鸡蛋在空中就“解体”了。
除了“降落伞”,有的组将鸡蛋放在装置中心,外面做成刺猬状,各种形态层出不穷。有的组不小心坠入了旁边的垃圾桶,还有的由于包裹得太严实,老师化身成为拆“蛋”部队,想拆下鸡蛋称重还得费一番工夫。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不忘收拾鸡蛋的残骸,体现出很好的主人翁意识。
橡皮筋小车:(高一10班 曹禹、储菁)
牛皮筋小车组的选手们制作的小车各具形态,有长的、有短的、有高的、有矮的,不管长得什么样,都是为了小车走得更远。选手们表情严肃,没有比赛前眼睛不离作品,希望趁机再对其修改,以便于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些比完的选手们,或有失望,或有喜悦,表情各异,有兴奋得对来往之人炫耀成绩的,有低头默然不语的,脸色红的,脸色白的,应有尽有。
妙趣大连环:(高一10班 史笑添)
妙趣大连环组的同学占据了很大一块地方,他们的装置很大,但精密无比,充分表现出参赛者对力学研究的深度。他们的装置动源也是各个不同,或用电池,或用酒精,更或有人用仓鼠,凡是他们想得到的,应该俱是用上了。小球从起点出发后,经过各种障碍,朝目标进发。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试验就算失败,因此挑战性很大。同时,正因如此,才激发了同学们的尝试欲望。
科技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股春风。通过各种试验和游戏,不仅培养了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