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我校开展了名师课堂暨教研组特色活动展示系列活动,上午我组王明华和刘成全老师分别开设了《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光合作用》两节示范课,下午我组进行了教研组主动发展规划的探讨。
刘老师的《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一节课受到听课老师的赞赏,大家都觉得刘老师的课对于教材处理相当有魄力,以生物导弹引入使学生立刻进入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刘老师通过动画展示了细胞融合的内容,展示完后把重点放在了单克隆抗体的学习上,重点突出,当讨论到制备高纯度、特异性强的抗体的方法时,同学思维发散、活跃。刘老师说,他的这节课主要是针对单克隆抗体中抗体的制备和筛选方面让学生充分思考,发散思维,最后获得真知。
王老师不愧为大师级的人物,气场强大,掷地有声。王老师在讲述光合作用科学史中设计的两个冲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第二个冲突和预设不符时,王老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学生生成的内容加以分析,讨论,展示了大师级的风范。听课的老师们都说,听王老师的课是种享受,它让你有想回答问题的冲动,仿佛回到学生时代,而且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的同学甚至对科学史进行了补充。王老师课堂的容量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相当佩服,他们都说从没听过把科学史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融为一节课而且还处理地如此完美的课堂,而且课堂结构新颖,每个问题的生成都有相应的材料为依托,教学资源选择相当精准。
在讨论的过程中,周雪峰和王国荣老师还就对于课本已有答案的探究应如何展开和当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时应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周雪峰老师说,传统的按位置分组讨论有其弊端,比如看过书的同学对于答案的生成可能会有一定的导向性,是否可以把看过书的和没看过书的同学分别分组,看过书的同学可以讨论书上的方法好在哪里,要怎么改进,没看过书的同学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王国荣老师表示,课堂生成的良好把握其实取决于课前充分的预设,如果遇到生成超过预设的情况,也要把握生成资源,好好引导。
此次课堂展示活动,不仅展示了一中教师的风采,更展示了一中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活跃的思维和姣好的精神风貌,听课的老师们都对一中师生的表现赞不绝口。
本次活动是一中大师级人物课堂的盛宴,更是思维的盛宴,通过本次活动,相信所有听课老师对于什么是好的课堂会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