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最好的课程在路上——三峡研学营第四天纪实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大巴嚣叫着驶在路上,喧嚣声空谷回响。从石灰岩到花岗岩,穿过3个隧道,终于让这个大国工程――三峡大坝,露出真容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行路于植被覆盖的两山之间,竟不知何时已身处绝壁。

沿途的一座山,曰“毛公山”,因其外形颇像平躺的毛主席,衣领,眼睛,鼻子,就连唇下黑痣也栩栩如生。

登高方能望远,古人诚不欺我。在坛子岭鸟瞰大坝全景,在惊叹于巴楚之地的广袤之外,更赞叹于这大坝的规模之大,作用之大。心中对祖国,对先人,对这片山河大地的情感顿时交集在一起。似乎有一股豪情急待喷发,但我也不能喷发,这片山河经历了太多太多,在呼啸之中,留下的只有沉默。

185平台正视大坝,似乎感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他将喷涌的能量送到我们千家万户,是经历岁月积淀下最纯粹的真。

在南岸的截流纪念馆,仰视大坝,敬畏之心再起,这座大坝究竟凝结了多少人的心血,多少人的苦楚才能成为今天这般?我问大坝,大坝静默不语,唯有伟岸的身姿似乎已昭示了那段过往。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游船于三峡内,不禁回想起郦道元的那篇传世之作。区区不到200字,却已经将我眼前这番景象描绘的超越了一个层次。广阔的江面上不时会有游船经过,在两岸的三峡人家无不彰显着巴楚之地的独特文化。此时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浮现在眼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水面静如镜,唯有些许微风带动波纹。让人难以想象,这片水也曾咆哮,也曾疯狂地横冲直撞,而如今经过三峡一双大手的轻抚,凶狠的狮子,便变成了绵羊。

研学接近尾声,无论是武汉三镇之建筑还是三峡大坝之恢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研学可谓受益匪浅。

 ――杭瑜

 

 

今天是研学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世界第一大坝——三峡大坝,站在观赏至高点,鸟瞰整个三峡:连绵的青山似与天相接没有尽头;水天一色像一张完美的画布……不由被三峡壮观宏伟的景象所震撼。

下午我们来到游轮上游览了一番三峡风光,真正领略到“两岸群山相对出”的风采,漫游于两山之间,仿佛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心头涌出一丝敬意,更多的还是欣喜与震撼。

三峡,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无数建筑工人,设计师的心血,他是汗与血的凝聚,是一个一听便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他就像一个魁梧的军人,守护着一方水土。

不由得我向三峡敬了个礼。

――王峰

 

研学第四天,天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炎热,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参观了三峡大坝,海乘坐游轮观赏三峡风光。闷热的天气微绕在身旁,几次换车以后我们终于结束了上午的三峡大坝之旅。下午的游轮参观才是今天享受得重点。坐在舒适的椅子上观赏围河的大山,其上还有许多房屋,住在那种地方说不了有多有趣呢。今天一整天感觉都挺好的。三峡的壮观景象如一幅彩画,大自然与人类建筑和谐地镶嵌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这次三峡之旅,不禁想起建筑者的艰辛,多么佩服他们的智慧与劳动能力,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的骄傲,见识完众多奇迹一般的建筑才感知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

――徐鹏林

 


  说起旅游,一些人钟情于国外的旖旎风光,一些人专注塞外草原的广袤,而我却喜欢在历史悠久城市旅行,宜昌三峡大坝,便是我梦寐以求的旅游目的地。

三峡大坝始建于1994年,20065月全线修建成功。大坝全长2309米,高185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高峡出平湖”,三峡大坝不仅雄伟,而且坝区周边的风景独好,是一个值得去游玩的地方。

三峡大坝截流园,是为当年大坝截流而开辟的纪念园林,目前园内还留有当年施工用的机械设备、截流用的梯形堆石等,另外还有为当年施工者建的雕像群和纪念碑。因为截流园地处三峡大坝的下游,这里也是游客以大坝为背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今天的大坝之行,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三峡的建造历史,同时,这让我收获到了许多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

                                                         ——姜飞

又是一个艳阳天。上午,我们先去参观了三峡大坝。黄金大道上数重隧道,依稀可想往日的千里拼搏;坛子岭上远眺大江东去,虽静却不掩它的气势。什么感受呢?山河大坝在眼前,敬畏惊叹在心中。而印象最深的便是下午的乘船游三峡,不得不说,在甲板上吹江风,是在室内吹空调不能比的。我看见――风卷微浪,重山散青,粼江远接碧莹天;云伴游轮,水泻船降,回首葛坝已悠远。如果说,看到船慢慢下降,看到大坝在头顶上,真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激动,那么再次前进,便有一种拨开云雾而又依依不舍的感觉,在甲板上,在风中,看两岸向后远去,看江水荡漾,升腾起一种宁静与悠然,似乎一切都慢了下来,这样的美好是永恒。尽管观赏结束了,但是长江依旧可以气势如虹,亦可悠悠静远――这就是你我看见的长江。

                                                        ——周媛媛

 

八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两岸群山连绵,重重严严的山岩像屏障一样,把江水严严实实地围起来,像慈母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似的。三峡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人们正在想着怎样利用这些水资源建造三峡水电站,用于发电,为人类提供了多么有利的条件。“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人类是聪明的,但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会伤害到大自然的和谐。愿三峡大坝能与自然共存。      

——牟晨曦

 

晨风凉爽,一扫前几日的炎热,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今天一天的行程都是围绕着著名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上午我们绕着三峡大坝旅游风景区游览了三峡工程的全貌和结构,了解了其工作的大致原理和过程,以及发挥的巨大作用。下午又乘坐游轮,近距离欣赏了三峡的周边风景。江水上波浪不止,两岸青山相对出,略无阙处。更有意思的是亲自体验了游轮过船闸,深一步体会了三峡工程的运作。

长江作为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滚滚波涛在带来璀璨文明的同时,也常常带来可怕的洪涝灾害。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立,尽管仍具有弊端,例如影响气候、物种,却使沿岸人民不再担心洪水的到来,也让长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利益。

                                                         ——虞佳怡

 

今天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并乘游轮游览了三峡。三峡大坝真是一个雄壮而伟大的水利工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当年的诗意构想变成了今天美好的现实。站在宏伟高耸的三峡大坝边,让人不禁感慨自然的伟大和现代高科技的先进!长江像一条巨龙滚滚东流,但大坝像一个钢铁巨人,让它在这里停住。看,湖面烟波浩渺,山环水绕。几艘巨轮稳稳的向上游驶去,它们再也不用担心“青滩泻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听,从大坝桥孔里奔涌而出的水流,如猛虎下山,发出震天的怒吼。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高的水利工程,蓄水,防洪,养鱼,发电,高科技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造福子孙后代。

三峡的景色非常壮观,坐在游船上,随着船的前进,三峡的大好风光悉数收入眼底。山体绵延起伏、绿植被覆。视线描过山的轮廓,随着山的远去而淡没。傍着水有几户人家,成为青山脚下几道白亮的点缀。太阳不大,甲板上的风吹得人非常惬意,山清水秀,果然怡情悦性。

                                                          ——徐小创

 

犹记得早上还是云雾层叠,山峦被掩得朦胧,人多的有些可怕,漫山遍野的红衣团,不得不说,老人们也是富有活力的,富有那种“不服老”的气质。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做这些事情的,一切只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与意愿。

看着眼前的三峡,还是觉得以前小看了这里,一直以为只有一处大坝,却没想到有好几处。一直只是以为是一堵墙拦住了那些洪流,没想到其中的地理意义如此深厚。在熠熠阳光之下,混沌的水面漾着细小的白光,显得那水坝尤为高大。壮观--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词汇可以形容。俯瞰时,难觉其宏伟。平视时,亦难感其风骚。唯有仰视,才知其何长何广。也无怪乎,自古以来伟人们的塑像多是要仰视的。确实是这个道理。

下午又一次上了游轮,行驶中的船只平稳仿佛未动,猛然抬头,看见窗外的绿树青山缓缓后退,方恍然,原是在动的。那一间间房子,临着河畔,出门入水也不过十几米的距离,不禁有些慌恐,若是让我住,定是不敢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上午朦胧,迷迷蒙蒙的见不真切。下午清晰,一枝一叶都伶伶俐俐的显了出来。这大约是朦胧美与清晰美的碰撞。

总而言之,今天便是三峡的专属时光。

                                                 —— 顾栩菲

 

烈日炎炎,灼热的太阳光恣意的吞噬着行人的兴致,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三峡。

在此之前,早就听过别人对他的评价,造福万年,史无前例,世界奇迹,人类壮举,似乎身边的人都在赞美他,就这样,怀着敬仰的心情,我来到了三峡风景区。

在这里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世界一流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截断乌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观美景也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宏伟壮丽,巍峨的像一座大山,他如从天而降,截断了这长江天堑。

总长七百多里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山以险着称,危险兀立,拔地而起,这里有雄伟嵯峨,又独具险峻磅礴。身处其间,刹那间变得渺小异常,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

江水匆匆,碧水悠悠,江面白帆点点。山间碧草丛丛,空中云霞悠悠,比画卷生动,比仙境美妙。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端庄而妩媚,凝重而轻盈。山之魂,水之韵,山衬托水,水依托山,向人间呈现出它的一种种妩媚和雄壮。

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全方位展示着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

若要追究其根源,便要追溯到100多年前了,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设想。1944年,国民政府也曾想过在这片土地上修建水坝,但迫于连绵的战火,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长江水利开发逐步进入日程。1989年,邓小平在某次会议上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看准了就要下定决心,不要动摇。

自此,梦想70年,勘察50年,论证40年的三峡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建造过程中有诸多的困难,我们也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但是,毫无疑问的,他对人们的价值是远远无法用语言来衡量的。

三峡无疑是中国的一大瑰宝。

                                                         ——陈诺

 

 

我以前一直以为三峡大坝只是为了防洪排涝而修建的——虽说现在当上游枯水时下游也需要水,上游泛滥时下游在闹洪灾——咳,但这不能抹灭它的历史背景和功绩。不太了解的背景流传着一段令人不禁肃然起敬的保家卫国的故事。

太阳很烈,江水的声势并不浩大,也许是被阳光晒得蒸腾起来,也许是被大坝所驯服——改变了长江乃至全中国的工程呵。

坐船欣赏沿江的风貌,轮船平稳地行驶着过了船闸,我盯着窗外上升的湿漉漉的石壁,想着什么。

这些离不开的是当时决策者的明智与时运的眷顾,更离不开工人的辛劳作业和汗水。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能做成的,不是吗?

                                                          ——刘冰若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