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常州晚报》:市一中如何造就学生的高成长性?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市一中如何造就学生的高成长性?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教师义务辅导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创新班玩转纸飞机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学生创客行
 
     导读:

“高一时,我遇到一位幽默和善、见解独到的物理老师。当时要报名参加竞赛,我有些犹豫,但物理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物理竞赛你一定可以。于是我爱上了物理,决定在今后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的人生中去追寻物理。现在想来,一中给我最大的财富便是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相信,这也是学校的光芒所在。”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2014届毕业生童鑫熠在回忆母校时写下了这段话。

多年来,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始终坚持“每一位学生都是整个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在此理念引领下,学校和教师坚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为不一样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这个理念更凸显了教育的真谛——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学生的高成长性除了指向优秀学业外,更指向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科学素养、理性思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中努力将高品质的学校教育和“阳光心态、优秀学业、国际视野、领袖素质、一流口才、明显特长”六大学生培养目标结合,力求创新培养方式,提升办学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克服困难的勇气,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内涵发展。

一中始终把“教得好、受欢迎”作为评判一名好教师的标准。“教得好”意味着教师的授课必须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智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受欢迎”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心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成长。在此基础上,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积极地参与各类学校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学生高成长性的关键所在。

 

 

A/高成长性,源于智慧引领

 

近几年,一中培养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2名,教授级教师8名,省特级教师7名,市五级梯队人才近百名。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他们善于研究,不断打开课程建设的时空,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创客、奥赛、机器人、各类活动课程中,教师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这种探究性能力的提升很真实,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各种创新活动和实践中。学生通过创客实验、研究性学习等,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好奇心,更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的能力,真正从过去的单纯学习知识逐渐转化为培养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创客天地,你是我的导师

能够引领学生进行“创客实验”的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一中,这样的教师并不少。他们在完成常规教学外,根据个人爱好,开设“创客营”“机器人联盟”“头脑奥林匹克”等课程,这些课程最能体现一中的教学品质。学生连续在省市、全国创新大赛中频频获奖,而学校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学校”。高二(14)班的徐策羽同学还作为常州市唯一高中生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意项目比赛。20164月,在上海举行的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中该校两支代表队分获两个全国二等奖。

“在无人机项目研究的初期,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来人手不够,二来资源不足。幸运的是,在创立不久后老师就一直关心我们的进展,甚至带领我们借用学校实验室的零件,将其组装,帮我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最后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高二(14)班的徐策羽在回忆自己组织创客社活动的时候感慨道。其实,在一中,只要你有创意、肯动手研究,教师便会义无反顾带领你感受探究和创新的乐趣。

 

深度学习,你是我的依靠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座金矿”。在一中拥有很多的创新拔尖人才,他们满怀希望来到一中,渴求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为此,学校着力于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式,不断完善竞赛课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不断引导他们攻克学科上的难点,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攀登。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辅,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做题练习,学习时空不再局限于课堂,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假期中,实验室、图书馆都会是学习的地方。

“信息学竞赛的林厚从老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如何培养竞赛选手有独到的见解。他经常安排我们参与省内外的夏(冬)令营等活动,为我们创造与名校交流的机会。”2012届毕业生徐磊,现收到“卡耐基梅隆大学”项目的邀请,在计算机编程领域颇有成绩。在回忆他一路取得的成绩时坦言一中给他的财富便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思维方式。

多年来,由于教练员的博学、独特的教学方式,一批批的拔尖人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近三年来,在省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23人获省一等奖及以上荣誉,多人获得名校保送资格。而对于奥赛课程的设置,更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开设个性化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高成长性发展。例如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基础较好、有一点编程基础或者对计算机编程有兴趣的同学,免修常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而开设“计算机编程”课程。

 

B/高成长性,源于快乐学习

                                     

什么是快乐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包含愉快地接收新知识,还包括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他们提升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学业的高位发展。

作为一中的教师,他们的责任心、耐心、爱心深深感染着学生,也促使学生进一步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曾有学生在考试有波动后这样写道:“能不能拿A不是最重要的,但只要想到老师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我知道自己没有后退的余地,必须全力以赴。”

作为一中的学生,时刻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用心陪伴和关注。课堂上,老师陪伴学生掌握知识;课后,老师陪伴学生解答疑惑。得意时,老师陪伴学生一起喜悦;失败时,老师陪伴学生度过低潮。这样的陪伴不是简单的共度时间,而是用心在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波动,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更多的时候,一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心理按摩师”。

“记得有一次,我化学考了倒数的‘壮观’成绩,灰头土脸了好几天,浩浩老师主动找我交流,帮助我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浩浩老师和颜悦色的鼓励中,我渐渐鼓起了问老师问题的勇气,也重拾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体系有变化,理科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而此时教师的包容和鼓励让学生变得斗志昂扬。

“在高二得到化学江苏省奥赛一等奖的时候,我曾想走省队保送的道路,当时的自己患有选择恐惧症。这个时候,我带着困惑找到了班主任,他说:你无法去复制学长的路,也没有完全置身事外的条件,你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做好两手准备。”2014届毕业,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张子榆同学一直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班的同学,能够考上复旦,老师给自己的陪伴和帮助是最大的。尤其在自己的思想波动时,班主任老师总是第一眼就能看出,给予他温暖的希望。

“高一、高二的周末都是双休,平时也没有晚自习,除了老师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作业外,有更多的时间拓展自己的兴趣。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即使到了高三,晚自习也不上课,老师都会坚持为我们答疑解惑。”2014届毕业生蒋家丽,现在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当年她是常州大市高考状元,在回忆自己的高中之路时,她坦言刚进高中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状元。因为她觉得自己很普通,回想起来每一次老师的鼓励都在无形中催人奋进。

一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很真实,发生在课堂,延续到每一次的义务辅导和谈心交流中。教师的追求更真实:“不要让学生感觉不可能”“在学生需要时,随时在他们身边”“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就是在这样和谐和温暖的关系中,学生感受着追求知识的快乐。

 

 

C/高成长性,源于活动催化

 

学生活动是一所学校生机勃勃的重要标志。为了真正体现“办让学生做主人的教育”,多年来,一中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成长性需要,打造了许多精彩的活动。而对于学生来说,积极参与活动,提升协调和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无疑是高成长性的重要表现。

“舌尖上的一中”从买菜到洗菜、做菜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戏剧表演从剧本挑选或创作、演员挑选到道具准备、邀请指导,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无形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些活动的进行,增进了学科间的融合,例如戏剧表演,将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生能力发展。

而学校成立的自主管理委员会,这是真正集智慧与能力为一体的群体。他们作为学校管理机构中的重要一部分,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一中之春”戏剧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阳光体育俱乐部、爱心义卖、社团活动、现场书画秀、辩论赛等活动有声有色。在一中,最可贵的是给予学生活动充分的自由。

“记得高二时的戏剧节,我写了人生中第一个剧本《孔雀东南飞》,演了人生中第一个角色——刘兰芝。现在连文稿都找不到了,只记得,那个剧本非常稚嫩,也很有趣。从写稿到演出,老师不厌其烦给我指导。那时候,我感觉她的白发在跳跃,她的关怀最动人。”——就读于上海电影学院的2013届毕业生许沁,现在发展很不错,申请了市大学生创新项目,到耶鲁大学深造,并着手写80页的电影剧本。她坦言:我可以、不要怕、多吃点苦,这些都是一中老师的谆谆教诲。

“正如孩子所言,真的很庆幸选择了一中。在近两年高中学习期间,我们做父母的看到了儿子一天天可喜的变化。以前内向腼腆的男孩已逐渐变得坚强、独立,自信满满,更变得开朗,愿意与人切磋交流。”——摘自高二(15)班张康家长的来信。

 

“每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是千分之一,而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一中人明白:教育是一种责任。努力的一中人用辛勤的付出、温情的陪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也努力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