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数周的精心策划
当朱红的跑道上同学们的爱心义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艺术馆的主会场也早已座无虚席。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不仅将一中学子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曾经的校友和及老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
表演结束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中前教导主
随后,我们又采访了一中前校长陈晔青老先生。
一中的样貌虽和几十年前大有不同,但它的教学理念从未改变。这些无数老教师们呕心沥血所创办而成的巍巍学府,必将如它当初一样再创造出新的辉煌。
——高二4班 孙琳 侯云溪 陈哲
11月8日,为了庆祝我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建校九十华诞,我校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这次活动我校邀请了曾经的老教师、老校长,应届的毕业学员及一些相关嘉宾来共同庆祝。为了能更深刻的记录下这次活动,我与同学们作为小记者,有幸对一些老教师进行了采访。
他们都曾是为一中做出过贡献的青年教师,而如今都已白发苍苍,而他们称自己为“老革命”。对于他们来说,学校天翻地覆的变化给他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采访到的几位老师认为,最大的变化是硬件设施与教育模式。
“最初的信息教室非常简陋,一直到现在总共经历了5、6次的翻新,才有了现在的信息房。”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退休信息教师这么说道。
另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作为退休了二十三年的教师,认为,与他当时的教育相比,现在的教育更注重“增效减负,素质教育”。他当年教书时更注重成绩的高低,他们能上大学的机会远比现在单一,只能通过高考。而现在学校更讲究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特长发挥,讲究“阳光心态、优秀学业、国际视野、领袖素质、一流口才、明显特长”。当他说起一中时候,我明显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自豪感。我了解到,他曾经做过省中的副校长,也在一中做过主任、教师。但是在我与他的谈话中,他反反复复提到他的孙子也在一中读过书,最后成为他那一届考入北大的五人中的第一名。他从中强调的最多的,不仅有他的孙子,更有“五”这个数字,为此他的那只满是皱纹的手不知举起过多少次,来表示"五"这个“巨大”的数字。
当我采访的话题从校园转为校庆时,除去了感叹活动的隆重、怀念母校之外,一位参加过70周年、80周年校庆的教师透露道,为了响应国家“八项规定“的号召,学校这次缩减了在宣传方面的投入,厉行节约。但是母校开展纪念活动的消息却传播得比以往更快,更广。近三千校友、老师纷纷返校,共庆母校生日。他们当中的一些工作繁忙的研究人员也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回校。这种速度与范围,不仅依赖于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更归功于每一位曾经的学生与老师内心深深的归属感。
在最后,受采访的教师,都期待我们学生能延续一中的传统,成为祖国的栋梁。
在这母校90华诞之际,全体一中人都为一中献上了最真诚的祝愿。我们也对那些“老革命们”献上最衷心的祝愿。
高二12班 严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