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说明:
我是在1956年进入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的,到1961年高二念完参军为止,在一中学习了整五年。离开母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很多事情已经淡忘,但是,有的印象却颇为深刻。
不求金玉其外的常州名校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常州市一中就是一所市级名校了。但当我第一次踏进一中的时候,看到的情景令人吃惊:当时的校门是用草棚搭起来的,又破又旧。学校处在椿桂坊灵官庙弄的尽头,这个弄堂从南到北,由高到低,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百来米的弄堂弯弯曲曲,汽车开不进,就连骑自行车也得分外小心。弄内的两边还不时传来织布机的嘈杂声。一进校门,却令人眼睛一亮:五幢整整齐齐的教学大楼,就会立刻呈现在眼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它们分别是:东大楼、中大楼、西大楼,北大楼、新大楼。一式的二层青砖青瓦大楼,上下共八个教室。这些教学大楼都是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新造起来的,最新的新大楼,建于1955年。1956年我进入一中初一学习时,就在新大楼的楼上最西边的教室,一直到初中毕业。高中阶段是在北大楼楼下最西边的教室学习的。市一中在治学的理念方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把学生安排在学校的最高位置,学生第一,老师第二,领导第三。把最好的教室给学生上课,全校36个班全部在五座大楼里学习,清一色的红漆课桌,一人一把红漆靠背椅子,这在当时的常州其他中学里,是很少有的;学校把仅有的其他两座旧楼给老师备课,记得是在靠近大门东边一点的地方,分别有一座淡黄色的和一座白色的旧楼房,就是给老师备课的地方;而校领导却安排在最旧的平房里办公,就是在北大楼和新大楼之间,在中大楼的北面,有一排高高低低的平房,安排了校长、书记、还有校团委、教导处、总务处等。学校每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时,同学们就带着椅子整整齐齐地坐在中大楼和这排平房之间的草坪上,而校领导就在这排平房屋檐下的走廊里给大家讲话。
马校长说:“杀一只猪给你们吃吃”
一九五九年毕业的初三学生,应该不会忘记,马廉泉老校长在同学们快要毕业的时候说过的“杀一只猪给你们吃吃”这句话吧!那时候,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同学们不要说是吃肉,就连饭都吃不饱。当听到马校长为了鼓励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在一次大会上宣布“杀一只猪给你们吃吃”时,大家真是兴高采烈!不几天,每位同学都发到了一张加餐票,无论是带饭来的,还是回家吃的,还有住校生,全年级360个同学都有份。虽然每位同学只能分到一点点,却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回忆周有如老师
周有如老师教我们初三时的“平面几何”,又教我们高二时的“平面三角”,与周老师接触较多。他个子不高,身体看上去很壮实,留了一个小平头,戴一副金丝眼镜,清晰的声音,对公式有条不紊的推理,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让同学们难忘的是,他能把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引导大家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来。
记得在初中上平面几何课时,在讲述“平行线公理”:<<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一条直线与它平行,并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它平行>>时,他还提到了非欧几何学;罗巴栔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罗氏几何学中说: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它平行,而黎氏几何学中说:过直线外一点,一条平行线也作不出来。还说前者是适用在宏观世界范围内的几何学,后者是适用在微观世界范围内的几何学。周老师的寥寥数语,引起了好多同学的极大兴趣,纷纷去图书室、新华书店找非欧几何学的有关资料。
高中时的平面三角,周老师的课同样上得很有特色。平面三角这门课的特点是公式特别多,而且是成套成套的,如果死记硬背,那简直是无法学好的。周老师在上课时,非常有条理地在把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一一讲解清楚的前提下,把一堂课上的几十个公式,从黑板的左上方起,一面讲解,一面一套一套、一行一行地写下来,字不大也不小,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等到一堂课结束,满黑板全是公式,他在黑板上进行了巧安排,基本上不用擦黑板,避免了前几排的同学大量地“吃粉笔灰”,真是于细微处见真情!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能记得一些特殊角度如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正切等函数值。25年后我上电大学习微积分这一课程中,也是得益于从平面三角中正切函数值的变化率,加深了对微积分基本原理的理解,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离开母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可真是弹指一挥间,不知母校现在怎样了,一定比五十多年前办得更好、建设得更壮观!
作者介绍:
郑德全,1956年9月考进一中初中部,在初一(4)班,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裴雨频,进入初二年级时,由唐瑞华老师任班主任,直至毕业。1959年9月考入一中高中部,在高一(1)班,由姜铁英老师任班主任。在1961年夏高二读完后参军,在上海空军军部直属通信营,历任无线电员、超短波对空台台长和军政治部保卫处干事、通信参谋等。1978年转业回常州,先后在常州市塑料工业公司、常州塑料机械厂工作。至今已退休,在上海子女处定居。
(林耀中 提供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