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两门“重头戏”今年难易程度如何?备受关注的作文,如何写才能拿高分?本报约请名师们为大家指点迷津。
语文:
今年高考作文大谈“智慧”
语文老师说:比去年的“青春”好写多了
每年高考,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作文。网上有个段子说,最关注作文,那是因为我们已经退化到只看得懂作文了。然而最近两年的作文题,大家也是越来越看不懂,也难怪昨天上午江苏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出来后,跑教育N年的同事就在朋友圈里疾呼:“姐!不!会!写!”
今年的作文题是啥?作文的材料:“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发现智慧、理解智慧、欣赏智慧
市一中 石瑛 陈宝祥
这段材料的主题词无疑是“智慧”。总的说来,这篇材料作文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很多,只要是能够体现智慧的,都在可写范围。但要写好,也必须讲究智慧。
智慧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考生一时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材料提供了三个关于智慧的相关解说,意在激发考生的思维,让考生思考智慧的内涵。生活中很多智慧故事都可以做这三种解读。比如塞翁失马,塞翁善处祸福的智慧,可以认为是来自长久在边塞牧马的经验,也可以说是驯养马匹甚至体察军国的能力,更可称得上不计得失、宠辱不惊的境界。好比说面对恶狗当道,选择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等等。
经验、能力、境界,这三个层面呈现一种递进关系,前两者难以升华,第三种容易写空。而且,经验、能力以及境界还不能与智慧简单划等号,只能说是智慧的来源。写作时,须将三者与“智慧”进行本质上的联系,摆脱万事万物皆智慧的空泛之论,而去体察智慧本身的独特魅力。关于智慧的倾向也由此明了:发现智慧,理解智慧,欣赏智慧。
特别要提醒的是,作文时必须紧扣“智慧”这个核心词语来阐释,切忌偷换概念,转移话题。比如,写智慧是一种经验,然后大谈特谈经验或者能力,必然会离题跑题。
平常之中蕴“智慧”
省常中 郭家海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很平常,是一道平常之中蕴含“智慧”的试题。这道很平常的试题“平常”在三个方面。
一是“平稳”。“平稳”主要从命题背景来说。江苏从2004年独立命题以来,都在追求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个追求是什么呢?简单地概括,就是“大气”和“美”。从2013年开始“新材料”,三年来日趋稳定,应该说,今年的“智慧”要比去年的“青春”好写很多。
二是“平和”。试卷平和,作文试题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好说是基本要求。今年的作文,只要扣住“智慧”去写,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新材料”,完全可以当做话题,甚至命题去写。
三是“平易”。说它“平易”,主要是它有一个很好的梯度:内容选择上,可以重点写第一句,也可以重点写第二句;可以两句整合起来写,也可以只写第一句的第一个观点。显然,材料中的省略号的设置是智慧的,它给思维活跃的考生留下了充分的发挥自身智慧的空间。文体选择上,既可以写写人记事散文,又可以写抒情散文;既可以写说理散文,又可以写时事小评论,同样可以选择各种富有创新的文体。不同水平、不同状态的考生都能找到自己下手的“点”,这样的作文题就是具有“平易”风格。
显然,能同时具备这些特点的作文题,自是有其“智慧”的。
守正是最好的创新
市一中 石瑛 陈宝祥
2015年语文卷终于新鲜出炉,笔者的感受是:没有任何创新题型,还是沿用了过往的试卷模式。也许,守正就是最好的创新,今年的试卷很有返璞归真的味道。
语言运用题都是属于常规题型,知识和能力点都在复习范围之内。文言文题型和去年的差异是没考虚词,而是考了往年常考的内容理解;诗歌鉴赏继续11分;名句默写,今年继续考了《论语》中的名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有点偏有点难,估计得分率很低。
说“守正”就是最好的创新,是觉得今年的阅读考查的立足点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上:词语选择,修辞,徽标的理解;文言文的文本理解及4分的人物性格分析归纳;诗歌鉴赏“开颜”的原因、诗人情感的分析;现代文“生活风格”的概括、对“孱弱”的理解、句子意蕴的分析;论述类文本对段落论述层次的分析、关于罗丹对艺术界“根本性的变革”体现的筛选概括、对“开向生命的窗子”的理解等题目的考查,都在于关注考生能否读懂文本,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是指向考生最真实的语文素养功底的。
数学:
总体平和,利于选拔
市一中 周玉琴
2015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基本延续了2014年的命题风格,即试卷结构稳定、突出双基、注重能力、控制难度、多题把关,是一份利于选拔、导向正确、内涵丰富、信效度好的试卷。按照题目的复杂程度、能力要求和解题难度合理编排,从而使考生的心理状态平和,有利于各类思维层次学生的临场发挥。引导中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数学的本质属性;同样引导学生学数学不仅仅要记公式、背套路、多做题,还要懂得数学的内涵和实质,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知识、方法和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试题结构:填空题相对于去年分层更加明确。1-8题是容易题,第9-12题是中档题。第13、14题题型常规,但是对综合能力要求明显提高,需要灵活地利用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以及较高的运算能力。学生反映13-14有较大难度。
解答题着重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易到难、多问把关特征非常明显,试卷中第15与16题,完全是送分到位。后四道解答题分层明显。第17题是应用题,前两问入手简单,第三问运算较繁琐。第18题中第一问简单,第二问题干清楚,但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第19第二问和20题的第二问、第三问,学生反映有很大难度。试题对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试题体现了对考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和高水平数学素质的要求。
理科附加中:4选2试题题干简练,难度系数低。必做题中向量题常规,入手较易。最后一题创新意识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