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50,同学们带着“污水都去哪儿了”“气象怎么改变了"等要探究问题提前到达了集中地点。
在江边污水处理厂,负责接待我们的邵部长热情地介绍了污水净化的过程,标准以及感想。参观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微生物也可进行污水净化?同学敏而好学,将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疑问悉数询问,收获了许多实践知识。我们也惊异于其高智能自动生产模式,当问之技术设备何来时,他说“日本进口’”,不禁黯然,顿时心头涌出‘中国创新未来为己任’的豪情和“真应好好保护水资源”的感慨。
告别了污水处理厂来到了气象局科普馆。解说员用电子互动的方式诠释了气候的变化,雷暴时的注意事项,雾霾天气的产生以及低碳生活的要义。我们还踊跃的当了一回气象播音员,有同学说将来要当一个气象学家。
通过这次活动,创新实验班收获良多——了解了污水处理的详尽过程,雷雨天气的注意事项,蝴蝶效应的存在依据等等,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在活动中收获了勇气,团结与热情。
除了解决本小组研究的问题,同学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在哪里?”“我们现在起可以做哪些准备?”“日常生活中防止水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等。
创一 宣传部 周锦涛
附1:研究报告
研究问题:“污水处理中各池作用”——张辰婧、沈汉唐、高晗、陶姝伊、谢晟涵
关键词:酸化池、二次沉淀池、N\P处理池
选题理由:同学们对污水处理中各个步骤及各池作用了解欠缺,而这却是污水处理中的核心部分
研究方法:参观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器,询问工程师
结论:①酸化池。同学们很关心有一些无法用物理方法沉降的有害物应该如何处理。而酸化池的作用就是用酸将一些物质腐蚀,从而再处理使其沉降下来,进入污泥中。这些污泥会被运送到其他工厂和煤等一起燃烧,剩下的废弃物则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原先的猜想是要中和处理后水的酸碱度,猜测错误。
②二次沉淀池。这里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大机器,经过询问,了解到转动机器的横杆下面是一个个的吸管。二次沉淀中有许多淤泥,这里面的微生物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但是有一些淤泥在长时间使用后老化失去了原先的功效,还有一些水体带进的淤泥也沉降下来,会造成泥多水少,或者没用的泥多、有用的泥少这种状况,导致处理污水的效率降低。转动的机器一方面可以利用吸管将多余的上表面的淤泥(老淤泥会堆积在表面)吸走,同时可以压平下面的淤泥让更多的水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处理。
原先的猜想是搅拌,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③N\P处理池。污水中有很多氮、磷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水体富营养化(结果可以参考太湖蓝藻)。在处理池中,氮被反应产生氮气,磷则被反应变成沉淀进入淤泥,具体处理方法参见酸化池中淤泥处理方法。
原先未猜想。
资料来源: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室展板及工程师讲解
总结感想: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也警示了我们在生活中要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工厂的污水排放也要积极处理。污水处理厂也要不断更新技术。这是政府补贴的项目,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环保的重视,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现状。
附2:其他小组研究问题及结论
问题一“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时如何解决”——吴凯雪
我小组研究的问题是:在夏季或梅雨季等雨水高发季,由于城市管网仍存在雨水污水分流不当而造成超负荷运转时,或入厂水质超出处理能力时,污水处理厂将如何处理?
活动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污水处理能力为日处理20万吨,今后进一步的发展为35万吨。我们问到如果出现数量超标时,工作人员说明,在设计之初水厂设有15%的应急量,长时间的雨季时有何应急时,水厂会根据情况进行调度,并且也有储水井暂时储存,同时输水管网也有一定缓冲功能。但是结合每年的汛期降水量暴增,以及日处理20万吨的巨大基数,管网和蓄水设施的存在也略显乏力,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莫测的今日。过程中对方并没有提及在调度中水的具体方向和地点,但提及对于不同情况会有相应应急措施。
入厂水质出现超标时如何处理?相关工作表示,对于个别工厂的超标排放,在水厂入水口水质的实时监控,在工厂排水口也设有水质自动定时检测,如果出现超标,便会报警。当我们追问如果定时检测出现延时性(例如兰州威立雅苯超标,晋江水污染)在反应时间内的污染物会不会有影响,水厂说明:即使有污染物,也会被大量其他水稀释,不会有太大危害。然而,这种排放即使不会影响水厂的工作,也会对输水管线、周围土壤、地下水源造成巨大伤害。
其实不难发现,污水处理厂是为了缓解、减少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非彻底根除。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根本还在于减少污染,与其苛责污水处理厂的应急不到位,还不如反思为何有如此多的水被污染,亟待治理。负责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到总有人只顾眼前利益偷排废水时十分无奈,“如果有一天我们所有的水都是污水处理过的,那多可怕,”他说。他又补充说,这些(污染)都将成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来承担的苦果。借用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每个人不可能孤立于生物圈之外,事后补救远不如事前便好好想清污染的后果。
问题二“经处理后的残渣如何解决”——张行健,金一菡,顾子昕,姚麒,徐曦烈
污水处理最多的方式是达标排放,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可以排放到自然界中。另外为了节约用水,出水水质始终好于城市排水一级B的标准。通俗地讲,就是处理出来的水可直接用来养金鱼。可以对处理过的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使之达到回用水的标准,这样就可以循环使用了.回用的用途有灌溉、景观用水、洗车、绿化、冲厕等。深度处理只为了对水进行重复利用。
据介绍我市的污水处理后一般用于城镇绿化用水,据我推测脱水后的污泥可以用于填埋如填海造陆。污水处理可以构成一个良好的水循环利用。
问题三“污水中的pH如何调节“——周锦涛、何鹏飞、卞嘉懿、吴凯雪、马凌君
采访了主任,得知入场的污水呈弱碱性,我们还偷偷的调出了这周的水样Ph,发现均于7.4~8.1中,我们刨根问底问为何呈碱性,答案是入厂前的污水中的酸性均在过滤前与明矾作用,余下为碱性泥污。我们又采访如何去除,主任想了想说:“碱性的加入次氯酸,偏磷酸,或在生化池中利用微生物分解所得酸来中和,一般调到7.1。”他还补充道:“酸碱环境对微生物影响较大,为保证水中浮游较少要控制于中性或偏酸。”
在参观生化池时,我组吴凯雪同学又问道,这些微生物是如何培养保存的,,会不会随水流出污染水,主任忙解释道“我们利用淤泥养殖微生物,用培养基培养多种不同菌种,厌氧菌除酸,噬碱菌除碱,还有蛆等生物吮吸水中浮游,而出口处有泵,保证其无法流出。”听说后我们大为震惊,原来未曾想肮脏的蛆也可净水……
经过研究性学习,我们了解了pH的调节,生物净化,在过程中,勇于提问采访,大胆提出质疑且文明礼貌收获学问的同时开拓了眼界。
问题四“污水中哪一类污水比较难处理,又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吴泽源、吴逸凡、白炜豪、张雯姝、张烨
研究结果: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和与工作人员的沟通,我们解决了我们之前的疑问。工业污水较生活污水更难处理。有两个原因,一是其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重金属存在于水体当中,污水处理厂是通过微生物去破坏重金属的一些结构,使其沉淀存在于污泥当中,通过排泥和压干将液体的泥变为固体的,再用运输车送到电厂焚烧,获得热量,这便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第二个原因是有些污水中含有印染物,像染料的颜色是很难吸附的,只能通过不断的稀释,使其颜色变淡,无法通过化学和生物的处理使其澄清透明而排放,这还是一个未攻克的难关。但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对染料的性质的改进使其中不含有很难降解的物质,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结:污水处理技术使水得到循环利用,体现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较欧美与日本还是相去甚远,如何才能是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更上一个台阶呢,这是值得我们同学深思的。
问:污水处理有人监管吗?
答每周会有领导来视察。
问:检验污水处理是否达标需要检验那几项数据?
答渗透压、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氧含量及氯离子,蒸发残渣,以及嗅觉属性,氰化物含量。
问:现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是否可以排入江河?
答:处理过程很细致,可以。
问题五:“如何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隋梦舒 包绎成 杨锴 毛俊彦 滕沐洋
现如今,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极大地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就“如何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工作人员先给我们介绍了污水的相关处理步骤,分别是污水的来源与收集、物理处理系统、生化反应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排放去向、用途。接着带领我们参观了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房、沉砂池、生化反应池、二次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滤池、消毒系统、脱水机房。
我们小组的杨锴同学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向工作人员提出 疑问,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了他的问题。今后要从自身做起。要通过人类自身行为改变这一状况,首先,从思想上重视了解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保护好生存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从行为上,要从个人做起,配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的规定。企业要加强管理,并且做好监督管理机制,使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以人为本,还要考虑动植物及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这样,人类才有立足之地。总之,只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重金属污染问题就能降到最低点。
问题六“污水处理与哪些学科有关?”——屠柯鸣小组
结论探究:在去英国的时候,一个环境专业的老师说环境保护是一门大综合,今天看来真是如此。从处理污水的方法看,既有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又有利用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从处理污泥的角度看,利用虹吸收集污泥,利用离心力为污泥脱水,都是运用了物理知识;污泥的焚烧处理更是对物质的综合利用。从整个处理流程来看,水厂采用自动化处理,核心是中央控制室,一些池边还有测量各种数据的仪器。从数据的收集、处理到分析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而需要我们在学习阶段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多学科的能力。因此,作为创新实验班的一员,我们应力争上游,全方位发展,将自己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
问题七“污水的处理过程?”——谢 喜
结论探究:生活和工业污水经由粗细格栅初步过滤掉颗粒较大的泥沙,之后进入沉沙池;在微生物培养基中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在这些微生物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污水净化工艺;这一过程中,鼓风机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二次沉淀池,污泥处理系统后,水质即有了很大的改善,最终经过沉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颜色偏黄接近澄清的水,要想进一步除色就要用到我们所熟知的氯气进行消毒。在这里我们所学到的氨化、氮化反应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提高我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物化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问题八:“污水处理量占产生污水量的比例是多少? 处理过得污水一定达标吗?长江水污染如此严重,污水处理工作是有压力还是无能为力?”——陶 陶小组
结论探究:几乎所用生活用水,部分工业用水达标;科技带来便利,经过系统工艺处理过的污水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环境保护还是要从我做起。亚硝酸、硝酸生成的氮气和水,在消毒水的过程中,弥补了一定量水的损失并且不会排放有毒气体;氮化和氨化作为化学反应对已经经过过滤、水解的污水进行完全净化,对水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问题九“如何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做形象具体的解释,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宏观现象变化?对未来气象知识普及有何启示?”——朱婧妤
结论探究:常州气象局运用科技手段模拟天气变化、气候变化及其成因,如龙卷风的成因、危害等的展示集中体现了科技模拟形象、全面、生动,占用空间小展现立体等优点。这将是未来气象科学馆以及一系列科普馆的发展趋势,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立体宏大的大气环境。
问题十“现今我们正面临着哪些气候类的问题?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做好哪些防护措施以避免这类问题对人类的危害?又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保护环境,预防气象灾害呢?”——张零一小组
结论探究:1.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平均气温上升,沿海城市面临被淹没消失的危险,这些灾害告诉苏我们,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所以我们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类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2. 雾霾问题,PM2.5 成为被频繁提及的气象词汇,出行的低能见度,对呼吸系统的严重危害,雾霾或许是近期最为严重的气象类问题。出行戴口罩只是被动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从长远考虑,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危害气体的排放,我们从个人角度也要时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附3:感想——创新一班 沈汉唐
天地之间,雾霾茫茫;污风席卷,尘土飞天。就着我们的主题:雾霾的缓解措施,一个看似简单却从未完成的问题。我们深刻地反思一下。
雾霾之形,众所周知;雾霾之害,人皆有之。怎么解决?大家都想过。不经意间,你多开了几天车,他又放了一串鞭炮,这样的不知不觉行为积羽沉舟,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越陷越深。有人问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骑自行车呢?很简单,在喇叭轰响、尾气超标、车辆蚁集的马路上,骑车的怎么想?不言而喻。
你说怎么办?慢慢来呗!车子不可能一天全都歇在停车场,烧纸钱也不会因而突然停止。在法律和管理方面:严加管理重大污染工厂、加大对车辆的行驶时间管理、对随地焚烧的行为进行处罚,等等等等。
也许,科学家有话要说。比如说,把蚊子苍蝇转基因,专吃雾霾;改造汽车,把雾霾变成燃料;用高效催化剂把硫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还原;开创空气胶体,吸附PM2.5……
慢慢来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满春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