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创新一班的黄语晗。
从最初的乍见之欢到现在的久处不厌,我们一同度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光。经历了衔接课程的考验,我们向真正的高中生又迈进了一步。在课程中,我们学到的不光关于知识,还关于人生。
通过教室布置,我们渐渐熟识。黑板上方的“无奋斗,不青春”唱响了我们嘹亮的青春宣言;墙壁上紧挨的照片和励志的标语宣告了我们必胜的信念。我们渐渐熟悉,彼此融入,懂得了团结与奉献,懂得了个人与集体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系,懂得了“创新一班”必须有我们的存在,才能够闪闪光,才能永远富有生机和活力;懂得了一中这个大家庭,必须有我们这股新鲜力量的注入,才能永不衰败,越来越好。
通过每日不同的主题写作,我们与老师、与一中、与周围的同学,走得更近。三行情诗,写的不仅是诗意,还有情意。短短几行,寥寥数笔,最浓厚的情感压缩在字里行间。朗读时,大家会心一笑,不需要解释,便已知晓。于是,对于老师我们不再畏惧,对于一中我们不再陌生,对于同学我们会说,“与你的相遇是我此生最大的欢喜”。
之后,纷至沓来的学习内容填充了我们空缺的精神食库。徜徉于戏剧课,我们感悟人生哲理,提笔书写华章;流连于数学课,我们感知理性之美,追寻真理的光亮。物理、化学、生物,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奥妙,宇宙万物的神奇;体育、艺术,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富有色彩。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课程,让我提前游历了一遍高中生活,了解了初中所不曾接触过的科目,发展也更为全面。
而研学活动,是课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南大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复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到同济的”同舟共济”,每一个独特的大学精神都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或许是漫步在南大校园不经意的一个回眸,或许是停驻在复旦图书馆前的惊鸿一瞥,又或许是在同济实验室里的短暂相逢,皆成了永恒。大概是那些身处高等学府的学子们才华太过横溢,气度太过非凡,名校的底蕴太过浑厚,于是一个个小小的愿望被埋藏在了那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埋藏在心尖,相信三年之后的再次相遇。
其中的拓展活动,打开了我们新的视野。是豁达大度的包容精神,是知恩图报的感恩精神,也是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每一种,都让我们收益颇丰。无论是“礼让通行”、“徒手营救”、还是“信任背摔”,都有这五大精神贯穿始终。正如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而只有这些珍珠串连在一起,才能制成最美的项链,才能被永久地流传,不失其璀璨。通过拓展活动,我们明白了所谓“团队”的含义,明白了“包容、感恩”这些富有柔情的词的真正内涵。我们拥有执着,拥有坚韧,同时,也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水一般的情怀包裹着钢铁般的内心,我们担当起了作为一名创新班学子应具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所有的相见恨晚,都是恰逢其时”,面对即将结束的衔接课程,我想说,很高兴遇见你们。遇见一中,遇见最好的同学,遇见最好的老师,遇见最好的岁月。时光作渡,眉目成书,愿我们的努力不被辜负,愿我们的未来充满光亮,愿我们今后的脚步,能走得踏实而又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