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开展深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考试命题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朱志平为江苏省2021年“高中教育评价改革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设讲座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11月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考试命题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朱志平,为江苏省2021年“高中教育评价改革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设了讲座

11.jpg

讲座之始,朱志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学习是什么?他例举了物理万有引力教学的四个案例,引用《学记》中的名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导出了“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他就深度学习、非认知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连接学习、数字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新概念进行阐述。其中,他重点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1.深度学习的核心是引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非认知学习”更预示长久的成功。3.一个学期一个学科能够有两次左右开展项目学习就足够了,开展项目学习要实事求是。4.教育心理学角度的学习方式就两种: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由此,朱志平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他指出,与学习方式相应的教学方式也是两种:传授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学校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去研究不确定性。“教学需要依靠教学的载体”(赫尔巴特)。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是教学的基本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尊重和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要养育个性,呵护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学习。

朱志平提出第三个问题:怎样提升“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问题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素养,预设与生成,内容与情境、任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涵泳与表达,各种课型之间的关系等六大关系。

接着,朱志平重点讨论了6个问题。1.高中教学要重点研究学科本质和关键。他认为,首先要教好教材,然后批判地用教材教;要限制住大规模的统考;要让作业回归到本质;要多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已有经验。他提议大家依托一些已有的框架开展一些小问题的深度研究。2.研究、尊重学生的学科思维、经验并促进其发展。课堂教学要研究“错误”“不知”的价值。好老师要假装无知,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要片面地追求教学进度。在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上,要展开思维过程,不要停留在“告诉”。3.开展合作探究、质疑批判。核心知识一般要从“来源”“结构”“应用”三个角度思考问题。正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胡适),教学要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就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要因人而异,要提升教师的创造力。朱志平介绍了自己“基于生成性理念的范导式教学”的研究成果。在情境、任务、协商之外,他提出了“创造性应用”的观点,要增强变式引导学生用新知解决新问题。4.开展学生作业设计与考试评价改革。过程性的、诊断性的考试不应该采用常模式,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考试要提振信心,检查问题,激励后续学习。他建议,各位校长要研究科学合理的命题多维细目表。5.结合学科特点,关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特点。要提醒的是,信息技术虽然有效有用,但作用有限,并且作用是有条件的。需要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6.研究高考,改革教学。衡量一张试卷的好坏,“三个先进文化”是很重要的标准。要关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研究动向。特别要注重整合性思维,关注价值观引领下的融合,形成迁移能力。

韩志祥校长在总结中说,正是朱志平院长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思考研究,才形成了对教育教学深刻的理解,相信朱院长的讲座能够为广大校长提供很多启发,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评价改革与校长领导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