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下午班会课上,我们高二3班开展了主题为《生活暴击,值不值得感激?》的班会。
主持人张馨羽同学先是介绍了拥有“挫折”、“烦恼”近义属性的热词“生活暴击”,通过采访同学对生活中类似亲子矛盾、学习烦恼的这类“生活暴击”的看法。之后主持人用访谈问答的形式讨论“该不该 感谢挫折”,通过播放《奇葩说》邱晨对“生活暴击”另辟蹊径的解读,以及了解她本人典型的“生活暴击”经历。
同学们在班会中讨论和思考挫折值不值得感谢?这实际上是严肃的形而上的问题,它的实质答案也是否定——成绩下跌是挫折,亲子不睦是挫折,亲人离世也是挫折。难不成下定决心忍受了亲人离世的痛苦,就该对那人生大挫感恩戴德吗?并非如此。蔡康永老师回复邱晨说,生活不可能没有暴击,“当我把暴击两个字从题目中拿掉的时候,活着是值得感激的。”是的,挫折与苦难并非上天的恩赐,而是所有人类都要最终习以为常并对此麻木的东西。孔丘门生曾参曾经自甘于“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窘迫境地,颜渊也追求“纳履踵绝,捉襟肘见,正冠缨绝”的苦难修行。感谢苦难是圣人贤者的 修齐平治途径,可纵观寰球并没有多少人拥有自得于挫折的心境,所谓“感谢生活暴击”,不是一句潇洒的空话?
去年下半年“打工人”梗圈粉朋友圈与社交平台,成为年度正能量热词。“打工人”爆火的背后,体现的是年轻人对高压环境的调侃,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不甘。这是独属于成年人的黑色幽默,它透露 出小人物在“慢暴击”重压下的不懈追求。不难看出“感谢挫折”并非是面对挫折时唯一的积极选择,“调侃苦难”或者“再加把劲”不失为另类的“不妥协”迎挫法门。相比起颓屈于挫折之下的“佛 系”与丧文化,“打工人”毫不妥协的嘶吼显然有着一种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总之,“感谢挫折”非常不适合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成绩下跌就加把劲刷题杀回去,亲子不睦就一口气把心里话都吐诉出来,而不应该是大篇幅的自我检讨、自我反思。
高二(3)班 许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