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主题班会

漫步青果,感悟文脉 ——高二(1)班(2)班开放式课堂的文化实践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12月30日,天降瑞雪,凛冬已至。寒冷的西北风并未消散师生对文化的热情。市一中高二(1)班、(2)班的张芸、丁瑛老师带着两个班108位学生前往青果巷,感悟龙城千年文脉。在青果巷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青果巷纪念馆、唐荆川纪念馆、周有光故居。通过校外实践,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常州历史的理解,对龙城文化名人的历史掌故和学术成就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

作为学校“三新”实施背景下的“五有四化”新课堂,这种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学习样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语文课堂,而是试图让学生“动手动脚”,走进历史现场,在综合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唐荆川和周有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增进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常州这片土地的热爱。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时,将有更多“五关照五打开”的课堂走向常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展开。

学生感想:

寒冬里的“青果”温度

高二(2)班  葛启帆

新冬的第一场雪后,我们一、二班沿着古墙垣来到了这儿---青果巷。

上次来时一年前了,除了几处稍做修饰外,依旧原貌,只是黑瓦上铺了层细细的白雪,沉淀而轻盈,为这条巷子增添了几分静谧。

穿过凛冽的寒风,我们步入了记忆馆。虽游人稀少,但老常州的记忆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暖意。赵元任、周有光、艾青、唐荆川······大多数常州历史人物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一点儿,但又似乎并不那么了解。直到今天,通过那一张张黑白相片,一段段温馨的讲解,我才了解到那些传奇名字背后的点点滴滴。

走到史良先生的介绍展板前,或是因为她是常州女性的杰出代表,或是因为她的温婉更贴合江南风情吧,讲解员在这儿停留了许久,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有关她的故事。对于史先生,我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母校实验小学的校园内就伫立着一尊史良的雕像,正对着校门。每天都能看见史先生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这片教育乐土。而在这儿,像是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似的,有些激动,又有些自豪。我相信,古常州从未逝去,她们时时刻刻都在陪伴我们成长。

还有一个名字格外亲切——恽寿平,常州画派的代表人物。记得我学习中国画时,老师经常让我临摹恽寿平老先生的画作,临摹多了,自然而然感触很深。恽老先生善画花鸟,善用“没骨技法”展现生命的绚烂。而正如青果巷所代表的常州文化一样,古朴而自然,清纯而雅致。常州文化不似北京文化的宏伟,不似西安文化的浩瀚,她很淡,有着江南文脉的纯净;却也很浓,有着运河文明的庄重与使命感。运河滋养了这方水土,也孕育了这儿的文明,成为龙城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临走前,我突然产生了疑虑,跑上前去问讲解员:“为啥这条巷子叫青果巷呢?”原来,“青果巷”原名叫“千果巷”,是个果蔬售卖聚集地,又因为“千”与“青”在方言中发音较相似,就渐渐地被称作“青果巷”了。你看,多朴素的名字,多朴素的常州文化。

今天的青果之旅再次让我触摸到了常州文脉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

高二(2)班  陈宇轩

能在百忙之中来到青果巷,确实是一件幸事。

踩着厚重的石板,徜徉在素墙黛瓦之间,参观着各种名人故居,听着生动的讲解。两节课的时间,不经意间,已从指尖滑过,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若是要了解青果巷,在空调房中上上网,起源,名人等信息就可全部知晓。但那终究是屏幕上的文字。但当你身处街巷之中,一切都似乎有了温度,有了生命。城市迎来了一场大雪。我看见的屋顶积雪,可能和数百年前一位身穿长袍的儒生所见别无二致;我站在古运河岸边,可能与一位浣纱的女子站位重合……多少平凡的,不凡的往事,都发生在我所站立之处。天虽然很冷,但街巷的犄角旮旯中,却藏着数百年前祖先的体温。

青果巷的名人故居以及纪念馆正逐渐向大众开放。多少走出青果巷的名人志士,之前在心中一直是抽象的,从那一刻起,也被小巷赋予了温度。我们看见了那些名人光辉背后的人性。他们在我心中已悄然从遥不可及的星辰,化为了指引迷途的灯塔,每次学习劳累之时,就想起青果巷:别害怕,就在那里,有一大群杰出的老祖宗在撑着你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