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19日,第四届全国“绿色课堂杯”高中组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在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进行,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老师齐聚春城进行了课堂展示评比活动。
我校石瑛、田秀权、陈希磊、许秋艳4名教师分别参加了语文、数学、历史、英语的课堂展示活动。经过2天激烈的角逐和评审专家的点评,我校教师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获得了此次展示活动的佳绩。其中,石瑛老师获得全国展示课特等奖,田秀权、许秋艳、陈希磊等3位老师获得展示课一等奖,田秀权老师还获得课堂教学最佳设计奖。
【活动感受】
与有情人做快乐事
——第四届“绿色课堂杯”优质课展示心路历程
参加“绿色课堂杯”优质课展示出于机缘巧合,一是因为被绿色理念吸引,二是因为对昆明的向往。评过高级已经7年,也会开设一些讲座或者示范课,但这么大型的活动已经很多年没有勇气去参加了。所以当鼓起勇气愿意站到这个舞台的时候,我已经战胜了自我。而过程中所经历的备课、打磨、上课和与专家交流等环节带给我的痛苦和快乐深深打动着我,成长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所谓职业的高原常常是人们不愿再去经受痛苦和成长的借口。绿色课堂带来的是师生彼此的成长。
备课:痛苦并快乐着
首先,因为是要备两节课《祝福》和《定风波》,这两节课上的人太多了,如何上出新意又能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课程标准的定位,一直在思考。很多天的晚上,当完成高三教学的全部任务,祥林嫂和苏东坡就一起向我走来,让我不知所措。
这两篇作品不仅是人教版的重要作品,也是苏教版的传统篇目。讲过多遍,但每一次也都不同,因为课时或者因为当时的情绪,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哪一种才是最佳的选择,不断地撕扯着我。一遍一遍地读文本,否定再否定。而且40分钟的课堂对于上惯了45分钟的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决定《祝福》主要从情节入手辩证分析祥林嫂的精神实质。引入电影“砍门槛”情节添加的合理性分析祥林嫂的抗争实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为解读文本,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此决定,一遍一遍地手写设计流程和板书,并且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主问题带动课堂,使课堂讨论集中。
《定风波》是我喜欢的苏词,因着东坡与常州的关系,我是愿意上这篇课文的,但如何上,却一直纠结,词要读的,如何读,多种设想;如何在理解的情况下读,如何去揣摩语言,如何设问,如何用主问题导入,痛苦。当决定最后的策略的时候,又开始考虑如何体现我的教学教育思想,如何体现绿色生态的教育理念。于是,我决定一切从学生出发,让我的课堂帮助学生成长。
现在回头看看,备课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一次梳理和深化。
上课:欣赏不完美的彼此
因为是一首词,加上学校增效减负的教育理念,我没有给高二(2)班的学生布置任何预习作业,且,从高考角度出发,我希望给他们裸读的机会。云南农大附中的孩子们真的很纯朴很热情,感谢他们。会永远感激与他们的缘分。
一开始的课堂进程如预设那样推进,但开始分析苏轼的人生态度,面对几个小问题的时候却走不到我的预设,我很着急,想自己说,但面对一个个热情举手的孩子,还是决定让他们说,课堂是他们的,不忍心收回来,对于孩子们的答案我都会给予认可或修正。以致后来自认为精彩的部分没有充分展示。这一点许老师却给予了赞赏,今天结束后陕西安康的杨老师还特地找我交流讨论这个问题。我说,我也急,但我要给学生思考和修正的权利,学生需要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我准备了很久的诵读没有展示,一是时间,二是觉得自己不太合适,其实我还学过中华绝学诗词吟诵的,许老师说我不够自信,或许吧。
我想,绿色教育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直面真实,去坦然接受那个不完美的彼此。
最后给第一个当堂背出《定风波》的孩子奖励了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幸会,苏东坡》,希望高二(2)的同学可以继续对苏东坡的研究。
点评:思维风暴和观念碰撞
自评环节没有要我们展示自己的自评,二是要大家回答三个问题:最舒服最有收获的是什么?最失败最难过的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一点教学反思或疑问。
然后许老师针对我们的优点和问题一一点评,她动情地提醒我们读的重要性、点评巧使力,展示教师全方位的素养。并连问了十个可以吗?问得我浑身冒汗。她又提出了4个解决的办法:第一、落实课标,语文教材编写趋势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学段衔接;第二、紧扣文体,不止把握文体、背景、人物命运和写作手法,还要联动情节,必要知识必须掌握;第三、了解学生能力,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才能设计学生需要的课堂;第四、重视教师素养,只有教师拥有了解读课标、文本、学生的能力,掌握了合理多元的评价,才能给学生“会学”和“学会”提供精神支撑。这又让我豁然开朗。
和许老师、蔡老师的交流,不断地印证我的教学教育理念,又不断地加深和拓展我的理解,欢欣鼓舞。
而在课间常会和来自各地的老师们交流,交了不少朋友。哪怕不是语文学科的老师老远也都会打招呼。而刘萍院长常常会给我们几句鼓励和肯定,她对教育的情怀常常感动着我。说是赛课,更重要的其实是观念的交流碰撞和提升,多交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才是绿色的真谛吧。
殷校长说,不管结果如何,过程就是财富。对于结果,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路走来,收获已是满满当当。继续思考,继续前行。
学习和提升,我一直在追求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田秀权
有幸参加了“全国绿色课堂杯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经过1个月的精心准备、和课堂的精彩发挥,我执教的《曲线与方程》一课,最终获得了“高中数学组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的成绩。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收获颇丰:
二、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担任数学主评委的是东北师大的孔凡哲教授。孔教授认为课堂是学生、老师和课堂处理的三足鼎立;他说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化学反应,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成长过程。孔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对课堂目标的定位(四基),课堂的呈现形式,教师的定位,启发的目标、衡量教学效果的主体、日常教学和高考的关系等一一作了精彩的讲解,让参赛选手感觉醍醐灌顶。
很荣幸的是,我的这节课获得了孔教授的“课堂引入最好、把握课堂启发时机最佳、课堂掌控能力最强”的高度评价。
三、备课、磨课的体会。如果把常态课比作是各地的风味小吃的话,那么展示课就是满汉全席,它汇集了各地的菜肴的精华。这就要求老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了解、自身的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正所谓:备课的深度和厚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所以精心的磨课、备课是必须的。这样的过程让我收获满满:1、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2、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3、同行的建议让我认识到自己课堂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4、提升了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发:“教学”是个常规工作,更是一个态度、一种追求。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能力的提升,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力争把每一节课上成“精品课”,精选题、多推敲、勤反思。
集体给我了我无穷的智慧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许秋艳
回想整个赛事,不禁感慨万千,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准备的过程中我所受到的历练。感谢学校、感谢英语教研组,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十月中接到赛课的课题,从网络购置人教版的教材,开始构思,到后来的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磨课,这个过程真的又辛苦又锻炼人,这种体验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这一个半月的准备过程中,最感恩的是团队。作为年轻人,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准备的两个课型,每一个课型都经过了三次试上,每一次都得到了英语教研组全体同仁的鼎力支持。最早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初始阶段,英语教研组长阮航卫、王濛、王芬老师牵头、高一高二高三的备课组长姚国英、姚芹、张苏纳、各位老师,帮着我一起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每出来一个版本,各位同仁都忙中抽空来听课、帮着提出修改意见。有好几次思路卡住的时候,于成金老师不断鼓励我,手写教学设计交给我;刘嘉怡老师把倒装的PPT分享给我;冯靓老师听课之后一条条把建议发给我;范秀娟老师教学设计写了好几页纸,陪着我操场上一圈圈边走边想思路;孟晋老师无私奉献她的思路;白玉老师想到好的想法立刻微信告诉我;吴百荣老师陪着我分析学生学情……食堂、操场、办公室都变成了讨论的场所,最终的呈现真的是全组智慧的结晶,大家的相助历历在目、感恩在心。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多么重要啊。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激起受到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此次昆明之行,我得以有机会和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切磋,相互学习。我见识到了天一中学老师的深厚功底、成都七中老师的优美教态,青海西宁老师的热情、陕西西安老师的课堂掌控、北京老师的绅士……这么多的同仁,给了我太多学习的机会,各种想法、教法、设计,汇流成河,我也在成为流动溪流的路上修炼。再次感恩有了这一次机会,让我明灯熬夜,从而有机会停下来反思、改进自己!
找到更优秀的自己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陈希磊
这次很幸运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绿色课堂杯”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收获颇多。
感谢学校和教研组给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感谢绿色课堂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感谢云南农大附中的师生们给我们的支持,感恩在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让我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因为教材的不同,这两节课让我面临很大的挑战,在网上寻找教材、课标,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全组老师一次次的抽时间听课,一次次的帮我修改,给我提出最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教学思路的设计、一个个小问题的斟酌、图片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料的选择、ppt的制作等各个环节,细致入微,尤其是刘常老师和张桂英老师不断地在为我这两节课思考,一有灵感和好的想法就写下来给我。可以说,这两节课融合了整个教研组集体的智慧,感恩于这样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给了我这么多的帮助,让我在一次次磨课中优化了教学设计,提升了教学能力。
在准备的过程中,曾经焦虑、彷徨过,学校的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鼓励,王蕴芳老师陪我散步帮我缓解紧张的情绪,周澄秋老师、李杨老师帮我寻找相关资料,在比赛过程中,同行的老师在完成自己的比赛后也在不断鼓励我,许秋艳老师还借来熨斗帮我熨烫比赛时需要穿的衣服、从客观的角度帮我修改ppt上的字体,真的感恩于一中这样一个有爱的团队,谢谢你们。
这次昆明之行给了我和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我见识到了天一中学老师的充满诗意、突出情感共鸣的课堂;大连老师围绕历史中的人、浑然一体的课堂······还有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也让我获益良多:1、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要以课程标准为底线;2、要在把握历史主线的基础上,注重逻辑关系,要思考如何科学运用史料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避免史料的滥用和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3、一堂优秀的历史课一定是有深度、有高度、润物细无声地展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展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4、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氛围,对学生问题进行有技巧、有艺术的点拨,也是一位历史老师必备的素养和技能。
总之,感恩这次机会,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在磨炼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