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常州晚报》:市一中创新学校课程,追寻教育理想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理想的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市一中:创新学校课程,追寻教育理想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学农活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书画活动

 

前言:  

我们追寻理想的教育,也许永远无法企及,但每一步都在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我们遵循规律,办学生喜爱的教育,办学生做主人的教育,办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批判思维的教育,不断创新学校课程,并推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引领下的教学方法。我们关注学生成长的智慧要素,尽量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得快乐些,并努力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性、高雅的气质、开阔的胸襟、质疑的精神、做人的诚信与善良,提升学生生活的技能和艺术素养。这些都将成为学生后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完利梅

 

“在一中,我的纪念册上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行知基地的学农让我亲密接触了泥土,感知了自然的魅力,生活的缤纷。在篝火晚会的灿烂烟火中体会友谊的珍贵、青春的美好。教室、艺术馆、绿茵场,到处都是我们的舞台……”

2014届高考常州理科第一名蒋家丽同学在毕业时这样表达在一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一中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领袖人物评选、魅力人物评选、自管会竞聘、话剧节、科技节、爱心义卖等丰富的校园活动,策划、宣传、组织等都是由学生当主角,体现了“办让学生做主人的教育”的办学追求。

 

生活课程——  “舌尖一中”,厨神争霸

“10月1日一大早,我就去买菜、择菜,到烧完饭几乎用了我一个上午的时间,四菜一汤完美呈现在我面前。这让我明白:烧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国庆小长假的特殊作业“舌尖上的一中——给父母做四菜一汤”活动中,市一中的学生们各显其能。做菜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加了他们对亲情的感知,更让学生学会如何精心做好一件事。

 

学农课程——  深入田间,学农探趣

“大家全然不顾形象地‘潜伏’进田间地头,起身时手中已抱着满满的稻子。一时间镰刀割稻的闷响、用力挥向圆木打稻的清脆响声混合成了和谐的旋律。”

这是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后记录的文字。学农活动中的包饺子、抓野兔、垂钓这些活动,同学们跃跃欲试,体会了许多的第一次。此次社会实践,市一中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会自然的妙趣。

 

科技课程——  少年创客,世界夺冠

2015年,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华东赛区公开赛上,一中年轻的创客与来自上海、浙江等华东地区的机器人强队同台竞技,力压群雄,夺得了高中组冠军和亚军。

市一中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2012年学校开始建设江苏省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设立了机器人体验室、仿生机器人实验室等十多个现代化的实验室。2007年以来校智能机器人社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已获得2个世界冠军、9个全国冠军,近百人次获得省一等奖。校机器人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已在学校和全市得到推广和普及。学校以课程统整为手段,建设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

 

艺体课程——  享受艺术,提升素养

“这次在大剧院‘乐满龙城·两岸情深’的演出对于我来说,这是我高中的最后一次演出。担任队长6年以来,与队友们也算是经历了不少风雨。但乐团始终保持着新鲜血液和前进的动力。”

这是校民乐团队长、二胡首席陈敏的演出感言。乐团成立至今,已为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输送了60余位品学兼优成员。许多成员在大学乐团被委以队长、声部长、首席等重要职务。校民乐团荣获第二、四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一、二等奖;五次参加上海艺教委等主办的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

此外,校健美操队已八次获得省一等奖,啦啦操两个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冠军。校女子排球队曾获得江苏省高中锦标赛冠军。阳光体育俱乐部活动,获全国中小学优秀案例,是江苏省高中部唯一的优秀案例。学校每年举行的书画活动“书画名家进校园、我爱方块字书法比赛、现场学生书画作品义卖、学生进社区写春联”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发挥特长,展示自我。

 

奥赛课程——  连年跨跃,成绩显耀

“对待竞赛我们要有浇不灭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当你深入其中,自会体会到乐趣。感谢一路走来的小伙伴们,也感谢一路引领的各位老师。没有你们的领路,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

获得省奥赛3个一等奖的高三(1)班孙恩成在学科竞赛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这样的感言。市一中一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超前学习,发挥个人学科特长,奥林匹克竞赛成绩丰硕。2014年学科奥赛学校再创新高。有78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110人次获得省级二等奖。近三年来,在省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223人获省一等奖,多人获得名校保送资格,实现了三年三跨越。此外,33人次在全国头脑OM、金钥匙科技大赛、全国作文大赛中均获优异成绩。

 

拔尖课程——  体系完整,接轨高校

“为适应自招和即将出炉的高考新方案,学校已初步酝酿出课改的基本框架:基础课程类、学术课程类、拓展课程类、活动课程类。这些变革已在创新实验班先行试水,收效显著,现已推及全校。”

市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高俭认为,创新拔尖人才应该具有:坚定、执著、顽强的意志,为国家民族献身的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学校在继续组织五大学科竞赛的基础上,与清华、北大合作,已在高二、高三开设大学先修课程。

 

国际课程——  理解教育,开阔视野 

“用餐时的细节更是让人为之诧异,早已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在如此正式的宴会上竟成了不登大雅之堂的举止,最为普通的‘吃’尚且有这么多学问,可见还有更多的未知和学问等着我们探求。”

近日,高三国际班生存技能课在常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正式开课。高三(16)班陈若雁写下了如上文字。国际班同学学西餐礼仪、学做西点、品鉴红酒,这些都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国际班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结语:

追寻理想,永无止境  

市一中增效减负促进了学生高位、均衡发展,学生在高考、学科奥赛诸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2007年以来4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14年高考,蒋家丽同学成为常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位列全省第四,99%的同学达本二线,75%达本一线,15个班级中有7个班百分百达本科线;全年级6人考入清华和北大。本一、本二达线率分别位于全省第八、第九位。

完利梅校长在第3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说:“如今教师节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势必要求全体一中人重温自己投入这个行业时的理想追求,并反思自己在传播文明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有教无类,体现全方位的教育公平,真正增效减负等问题,让一中教育更公平,让‘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不懈的追求和经常反思的问题,让自己可以离自己的教育梦想更近一些。”

  韦祥洪 高东梅 李荔 文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