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一数学组蒋寅老师在参考多种教材基础上,成功开设此课。课中,蒋老师首先就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于不等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给学生一个多角度的介绍,又以2002年世界数学大会会标图案为问题情境,引出基本不等关系。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哲学、数学文化。课上,蒋老师按照实际情景→数学模型→符号化→代数证明→数学建构→数学运用顺序,为大家展示如何成功的建立新概念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蒋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基本不等式的概念建立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感悟了数学文化的魅力。蒋老师语言幽默,学生和听课老师都融入在蒋老师的课堂上,到了下课时间大家还意犹未尽。
省中的徐文春老师是一堂风格迥异的课,他从实际情形出发,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从学生研究的角度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修正学生的细节。对不等式的多种证明方法展开了深入讨论,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会后,同行们就两节课展开激烈讨论,大家对两位老师的课都给出了恰当的点评,会后评课老师一致认识到:“同课异构就是为了展示不同的课堂形式,无所谓好坏,多种样态的课型研究就是我们开课的目的。”教研员周洁老师最后也点评这两节课都非常精彩,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起了示范作用,希望各位老师回去后认真研究如何上好新概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