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故事
刘济彬从小就爱表演,小学开始只要班级里有活动,他都会主动报名,相声、小品、双簧,“只要给我一个舞台,我就可以给你一个节目。”2012年,他和一个同学的双簧被邀请去一次婚礼上表演,滑稽的动作与声音令台下观众捧腹。
2013年的暑假,刘济彬自导自演,和众多小伙伴一起拍摄电影《纸板侠》,想看的上百度搜索。写剧本,找演员,做道具,他都事必躬行,虽然很累,但意义非凡。
刘济彬初中时和同学认识了《三国杀》,他玩游戏一向奉行“玩就要玩精”,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熟所有武将技能,台词也不忘背了(背语文英语怎么不见你这么勤快)又开始琢磨武将之间相互克制、身为内奸如何保全自己,挑拨离间,了解武将的同时,三国的历史倒也小有收获。
从小至今,“万卷书”是否读过不清楚,“万里路”他可算是行过了,再加上有热爱出行的父母,“刘济彬到此一竖剪刀手”的地方不胜枚举。除了国内的大好河山,他还几次出国扩大视野。第一次出国是去新西兰,流连于其自然的清新;只和母亲自由行马来西亚,感受潜水带来的乐趣;畅游欧洲的他了解许多欧洲人文知识,至今对卢浮宫、凯旋门、梵蒂冈大教堂、佛罗伦萨小城等历历在目;真正的冒险算是今年暑假,一家三口行走非洲,他真是见识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坐直升机俯视东非大裂谷,感受维多利亚瀑布磅礴的气势,维多利亚瀑布一定令他记忆深刻,在这里,刘济彬在人生历程中完成了一次挑战,那边是玩蹦极,在111的高空纵身一跃的感觉,真是“666”。
身为黄皮肤的刘济彬算是和黑人白人都有接触,在新西兰和学生体验橄榄球,小身板被白人撞飞出去,只能感叹“毕竟人家是吃牛肉长大的。”在非洲看见周围上有黑人小孩在踢球,情不自禁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请他们吃零食,被人戏称“援非大使”,他至今念念不忘黑人小朋友的友好与朴素。
HE WANT IT THAT WAY
姚靖逸从小就十分内向,于是父母就把他送到了一个羽毛球训练班,起初并没有想让他走运动员这条路,只是想要让他稍微外向一点。但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经历了一波一波的淘汰后,他从三十多个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存活”的那7个人。
就这样,姚靖逸成为了一个“半专业”羽毛球运动员。从小学开始,天天晚上5点到8点放弃了娱乐时间,投身于羽毛球训练中。在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任何时间来娱乐、休息。有人问姚靖逸:“你的童年怎么过的?开心吗?”当时他的回答是:“不开心。”但在多年之后,他却说:“我的童年很充实,这也许是我这辈子中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如果要问为什么,那也许就是我愿意走哪条路吧”在经历了这些后,姚靖逸从一个极度内向的人竟然转变为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姚靖逸在五年级的时候为了进羽毛球省队休学了一年,专心训练,但即使天天拼了命的努力,在一年后,在进省队和继续学习中,他选择了学习。多年之后有人问起他做这个选择的原因,他说:“运动员这条路太难走,只有经历过的才会明白,这中间需要的毅力,我也许并不具备,况且。这还需要一些运气。”也许正是缺少一些运气,他最终并没有选择当一个专业运动员,但是每当有一些江苏省的比赛时,他都会和他的队友代表常州去搅一搅,而且几乎只要他一去搅,准能搅个什么名次回来。就在去年,他搅了个国家一级运动员回来。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他的运动生涯只能到十八岁,到了十八岁之后就没资格参加这种青少年的比赛了,因为太老了吗,今年是他的最后一次比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他什么都没捞到,一轮游,平时没心没肺的他在回去时也有点多愁善感了。
但是,就算他的体育再好,他现在也看淡了这些,即使这些对他以后有大用,他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学习。姚靖逸学习不好,这似乎成为了一个体育生的标签。在高一这一年,他一直想努力摆脱这个标签,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成果。但如果要说有,其实还是有的。
这就是姚靖逸的故事,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又或者说是正在开始。
( 袁光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