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一中校园里,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十六岁的年纪,时常扎着一个马尾辫,总爱笑。舞台上,课堂里,总能感受她身上满满的力量,既不属于青年人的傲娇,也不属于青春期的狂放,这种力量来自于她的与众不同,我暂且称她为小C。
小C的成绩虽不能算作优异,但身边的人总说她在艺术上颇有天分。我不知道小C是不是真的像那些人说的那样,但是如果把这一切都归因于“天赋”二字,我倒有些为小C打抱不平了。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C去上海学习打击乐的经历。那时正值暑假,她本应像其他的同学一样好好地享受假期,然而小C却丝毫没有埋怨。上海的老师非常有名,也非常难以请到,于是小C格外地珍惜这次机会。见到了老师之后她才知道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未成年的业余女孩,但老师一点也不心慈手软,只要姿势、节奏出了一点点的纰漏,她都会极其严苛地对待。在上海的那几天小C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过去的。高强度不间断的训练,一节课下来手上就能磨出四五个水泡,指甲缝里也会流血。但就算如此,也要缠着胶带,咬牙坚持。从上海回去的那天,小C竟然还有一丝不舍,因为这几天的魔鬼特训让她收获了很多。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努力与刻苦,小C才能在各种表演中挥洒自如,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旁人看来这是天赋,而我却觉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小C在各类演讲和主持活动中也不乏风采。演讲台上的她从容不迫,激情昂扬,从她口中蹦出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染力;在主持的现场,她沉着淡定,富有调理,总能把活动的流程安排得合理顺畅。旁人眼中的光彩无限,却隐藏着多少不眠不休的夜晚,那些熬夜奋笔写下的稿子,以及背了无数遍以至于烙在脑海中的句子,对于小C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闹钟又在宣告新的一天,我起身穿好校服,对她心中那个让我敬佩的小C轻轻说了句,“你是最好的,加油!”我想她应该能听见。
称呼了这么久的小C,关子也该卖完了,我想大声说出她的名字:高二(11)班的陈昕怡,一个爱笑、勇敢、大方的女孩。
像蜗牛一样行走
用崔睿琳自己的话来说,她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从小时候的直爽疯癫到花季年龄,多了一份宁静与沉思的一步步的成长轨迹,平淡、却也让人难以忽略。她说,“人们常常会把拥有辉煌人生的人比成是雄鹰和猎豹,但在我看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剧本可以慢慢演绎,虽然走得慢,却坚定每一个步履,看见所有的风景,就像蜗牛一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小就沉迷于幻想和探索的她,像极了《绿山墙的安妮》里那个惹人喜爱的红发小女孩,为了满足自己的脑洞打开,她选择了与书为伴。不过,你也能在街道上看见骑着单车疾行而过的她,自得其乐。对此,她这样解释,“生活是和读书分不开的,但既不能让自己的世界里装满死书,又不能空着脑袋生活。生活应当用书籍来陶冶,先读书,然后才能接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给予的恩惠。此外,在她并不那么深厚的人生履历里,旅行也占据了很大比例,她在异乡的旅途中常常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对于有时不尽人意的环境,她总可以做到一笑而过,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对自然风光的惊叹、对人文建设的崇敬。于是,从巍巍长城到澄净的海南,银装素裹的山顶雪场到浩瀚海洋的浅游,甚至于新西兰伊甸山的火山口,都留下她的足迹。在她看来,旅行不仅仅满足于“去远方”三个字这么简单,旅行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个性,享受旅行带来的自由的感觉,那种短暂内摆脱羁绊的畅快,结识一群奇特的人,了解一些未知的事物。人总呆在原地,是会对自己产生腻烦的。旅行一趟,再回来的时候,便不会依然是去时的自己。
总有一天,我会做到“琴棋书画”
小的时候会有长辈和崔睿琳开玩笑:“古人都要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可称为才子,你现在会几样啦?”那时的她,也许并不懂得其中的内涵,却仍旧用她贯有的笑容自信满满地回答:“我一定会全部学会的!”
于是,她在自己坚定信念的支持下开始了圆梦的路。提起毛笔,逐渐从最初的软趴趴的笔触逐渐趋于老辣和潇洒;手在琴键上游走,从最初的胆怯生涩走向流畅与忘我。曾经无数次的挫折,现在想来,却都变成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所幸的是,这是一段没有被辜负浪费的时光,当它们在某一天从记忆里被翻出时,我们拍拍上面积满的灰尘,才发现其实所有的“苦”都已成为生活中无法割裂的一部分。
现在的崔睿琳正苦恼,“棋”艺她始终是没能学成,在别人的掌声中,她却依旧用曾经的微笑和那句话去冲淡荣誉:“总有一天,我会做到!”
WAY=We are young
崔睿琳有一本很喜爱的书《墨迹》,记录的是曾经的凤凰卫视女主播曾子墨的精彩的人生历程,她说:“我不想点亮别人罩在我头上的光环。”于是她去从最底层开始追求新的人生,崔睿琳对此是充满了敬仰与认同的。她向同学们分享了熊培云的一句话:“真正的自由,在于你决定要过美好的生活并且为之努力。”
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于是,崔睿琳开始为她的生活寻找小目标,她前往福利院做义工,在培训机构给低年级学生辅导功课,组织自己的家庭露营,为出游独立地准备功课……她说,我们正在前行的路上,并且是走的上坡路,我们必定要付出更多,可也正因为付出更多,我们才能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青春正好,还能完成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我愿意如蜗牛一般行走,因为在所谓的慢中,我可以不浪费自己迈出的每一个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