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社团活动

打开诺贝尔大门的钥匙——记2015届新生夏令营之研究性学习指导讲座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香港宝宝典资料大全

                        

720下午,一中艺术馆内,教研处蒋建兵副主任给2015级新生做了“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报告。

    蒋主任首先对比了中、美教育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他指出,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中国教育注重直接向学生讲解原理,目前中国教育急需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生活体验来获取知识,取得进步。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主要有四个: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重全员参与。

    接下来蒋主任介绍了高中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大致情况。研究性学习共15个学分,学生自由形成学习小组,要在高中三年之内完成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各一份。

    最后,蒋主任就如何选题、指导老师的选择、如何制定方案、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展示、组织与完成时间等方面向大家做了具体讲解。

    报告结束后,各班组织了研究性学习的分组与讨论活动。

 

让诺贝尔成为我们的专属!

三天一中夏令营的最后一场讲座是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讲座一开始,一中的老师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真实情况,那就是极少有真正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当今的教育难度高、节奏快,老师更倾向于把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要点直接灌输。毕竟我们都要参加中高考,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们真的只能在这种模式下成长吗?当然不!作为祖国的花朵、新一代的有志青年,我们有自信也有能力在保证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的前提下,进行能够培养我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合作学习。从确定课题到制定方案,从撰写问卷到实地调查,从完成报告到细心修改,一个个的步骤都在锻炼我们的创新思维、敏捷观察、友好合作、耐心书写等等的技能。

相信通过一届届的坚持不懈,一份份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实战锻炼,一定能够在一中培养出具有探究创新精神的人才,一定能够在全国寻觅出具有此类精神品质的人才,在不久的以后,在面对全世界的领奖台上碰下一个个真正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杯!让诺贝尔奖杯成为中国大家庭的常客!

高一(10)班 滕菲

 

打开诺贝尔大门的钥匙
                                             --
记高一夏令营之“研究性学习指导” 

    新的环境,新的感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很快结束了。最触动我们的是一堂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也许,许多同学都像我一样,曾经就听说过研究性学习这一名词,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口头的概念,我们对它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但在今天,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
   
首先,老师提到了我国的诺贝尔之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以来,我国得过诺贝尔奖的人寥寥无几,这跟我国的国情明显不成比例,是什么,造成了这一伤疤?
   
老师带领我们从中国的课堂寻找答案,提到中国的课堂,我们首先会想到的词无非就是枯燥,乏味,而美国的课堂却是生动有趣的,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强度,在中国的象牙塔模式中,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大脑被上了锁,而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就是创新,创新的途径便是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可以从该活动中积累经验,锻炼思维,提高创造力。

    接下来,老师讲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座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开始构思自己的选题,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高一(9)班 张睿恺

高一新生夏令营——研究性学习

今天是一中2015级高一新生夏令营的第三天,下午一点半,新生们来到艺术馆接受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老师首先阐述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缺失,教学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反而较外国省略了很多东西。中国式教育通常是直接告诉学生原理,而国外例如美国则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经历,自己总结原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教育虽然能在10分钟内讲解完一个原理,但学生并不知道成功与失败,对知识的理解是抽象的;而美国学生尽管要花一个星期学习一个原理,但他们能从中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主动学习,是有趣和生动的。

老师接下来介绍自江泽民主席提出创新理念,上海率先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以来,中国也开始逐渐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重全员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4个基本特征;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课题展开研究,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社会问题等。选择的课题需以小不宣大,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合理分工,制定计划方案,找好指导老师后就可以进行研究了。

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受益匪浅。为了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人际交流,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第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去。最后预祝同学们在高中的学习生活充实快乐!

                                                            高一(9)班  张乐

改变,从我们这一代开始

                           ---研究性学习报告感想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在艺术楼听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我对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人曾经统计过,一个国家35年左右,就可以有一定的科研突破。但现在的中国,从建国至今已66年,却无人获得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不说美英法那些发达国家,就反观印度,获奖人数也比我们多得多,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当今中国教育进度快,难度大,但与社会联系较小,缺乏实用性,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培养适应生活、社会的多方面能力。亲身经历,有动手的过程、真实生活体验,培养创新探索实践能力,在“做”中学。

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就是我们这一代最需要的品质。改变,从我们这一代开始!

                                                            高一(10)班 郑梦琦

 

中华之崛起离不开个人实践

                   ——听研究性学习讲座有感

今天,我听了一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讲座,深有感触。

首先,我了解到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很少,这与我国此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符的,究其原因,是我国学生太注重于学业,而忽视了主动的实践与探究,而我国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进行了课改,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这门学科。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我们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有效地培养我们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我们最为缺乏的。

在社会调查中,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分析讨论时,我们能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总结反思也能够让我们得到各方面的改善和提升。也许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然而这正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停地吸取经验教训,并逐步完善,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全面发展。

而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提升,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样才能让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智慧的源泉充分涌流。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在研究和实践中提升了自我,也更为这个社会的进步,乃至整个国家的崛起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中华之崛起确实离不开个人实践。

高一(10)班   王育铭

 

(李扬 供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