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记叙文文体特征
2011.09.07
【病文诊断】
爸爸的“帮助”
①初三的那年,物理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用铜丝做一个线圈,第二天做实验用。我暗喜:我爸爸是电工,让他帮我做一个不就OK了吗?还可以让他多做几个送给好朋友呢!真是不错。
②晚上回到家,爸爸在看报纸,他每天都是这样,等到我回来才睡觉。我便把要做线圈的事告诉了他,顺便也把我那个自认为“妙极”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便去工具箱找铜丝。我高兴极了,明天就可以把线圈带到学校去向同学炫耀一番,到时真是太有面子了。一阵翻找之后,爸爸拿着铜丝出来了,他对我说:“铜丝在这儿呢,你自己做,我在旁边看你做。”我听后不乐意了:“你是电工,肯定很精通这个,帮我做几个吧。”我和他商量。“不行,马上你考试要不要也让我帮你考啊!”他的语气十分坚决。“真是的,帮我做一下你又不吃什么亏,这么凶干什么?”我心里愤愤地想。
③又经过一番商量,得到的回答还是一个“不行”。于是,我只好自己动手做起来。一开始,做得乱七八糟的,线圈一点也不像线圈,我看了看爸爸,他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看着我做。我气极了:“我就不求你,看你女儿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出来。”可是一番捣鼓之后,还是那样。我便软了下来,问爸爸哪里错了。爸爸就先和我分析书上的要求,然后和我一起找出问题所在。知道症结所在的我很快便做出了一个虽不精美但我已很满意的线圈,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④一开始,爸爸不肯帮我,我觉得他很小气,只不过请他帮我做一件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的事,他却不同意。后来我知道了,如果我不亲手去尝试,那么我就不知道哪里会出错,就更别提改正了。其实,爸爸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不帮助我。
⑤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一位禅师打着伞过来了,信徒请禅师帮忙带一程,可是禅师却说屋檐下没雨不用他帮。等信徒站在雨地中,禅师又说是伞帮他挡雨,信徒该去找伞帮忙,最后禅师独自打着伞走了,留下信徒一个人自己想办法。
⑥我爸爸其实就是我的禅师,他不让我依赖,因为他知道他的并不是我的,他要让我自己去尝试,自己去争取,去经历每一件事。他要让我了解,他对我的帮助就是不帮助我。他要让我能够独立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它们。我现在了解了,也在努力着,争取做到他对我的期望。
[诊断书] 这篇文章的第④⑤⑥段,共320字,都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议论),而且又凭空插进了一个“禅师和信徒”的故事,给人以旁逸斜出、东扯西拉之感。
【技法指导】:
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体现在如下“三有”:
一、 记事——有比较完整的故事。
二、 写人——有生动细腻的描写。
三、 语言——有合体的表达方式。
诊治:
病文中的④⑤⑥段,只要采取变通的办法,文体即刻就非常清晰了:
爸爸望着这只女儿亲手做出的线圈也满意地笑了,他把我拉到身边:“为了让你永远记住今天这件事,爸爸给你讲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一位禅师打着伞过来了,信徒请禅师帮忙带一程,可是禅师却说屋檐下没雨不用他帮。等信徒站在雨地中,禅师又说是伞帮他挡雨,信徒该去找伞帮忙,最后禅师独自打着伞走了,留下信徒一个人自己想办法。”
听罢,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爸爸就是我的禅师,他不让我依赖,他要让我自己去尝试,去争取,去经历每一件事,从而培养起独立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原来,爸爸对我的真正帮助就是不帮助我啊!
如此一改,作者原来凭空插进的“禅师和信徒”的故事没有了,代之的是“爸爸”的语言描写;作者原来冗长的议论没有了,代之的是作品中“我”的心理描写。如此修改非常契合情节的发展逻辑:对前者来说,爸爸让我“独自做线圈”,是让我在“做”中感受;给我讲“禅师和信徒”的故事,则是让我在“听”中感悟。而且“做”线圈后再来“听”故事,更有切身体验,更心有戚戚。对后者来说,在“做”中感受、“听”中感悟之后,“我”的“恍然大悟”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在记叙文写作中,出现如下三种情形将被阅卷老师判为“文体不清”,打入“四不像”“大杂烩”的死牢:
1、内容上“无人无事”。通篇没有中心人物,没有主体事件,只有飘忽不定的思绪在流动,只有杂乱无章的意念在泛起,只有思想的碎片在随意飘洒,全文零零散散,这里一段,那里一截,大搞无厘头,让人抓不着,捞不着,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所云。
2、行文上“有骨无肉”。“有骨”就是“只有事件的客观交代,甚至只有情节说明”;“无肉”就是“没有饱含深情的生动的细腻的描写,甚至没有描写”。枯槁、干瘪,不见血肉,恰似白骨精现身,让人望而生厌。这已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中的一种——“剧情简介”了。
3、表达上“议论泛滥”。开头来一段哲理式的“题记”,结尾来一段思辨式的“后记”,中间再不时穿插几段作者自己的“感言”,玩哲理,玩深沉,玩玄虚,“议论”遍地开花,四处泛滥,一副“哲学家”“政治家”“演说家”气派,就是“不好好地去记事、写人”。
高考优秀作文链接
人与路 江苏考生
一直以为,我的路,向来是我一个人在踽踽独行。蓦然回首,才惊觉,一路走来,其实都有父亲在前方为我导航。
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我们,于是父亲便挑起了既当爹又当妈的重担。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便起床做早饭。吃完早饭,我便搬个凳子,坐在院里让父亲为我扎辫子。父亲的手又大又糙,扎的辫子让我没少被伙伴笑话。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爸,扎辫子太麻烦,还是短发省事。”父亲从我眼里读出异样,顿了半晌,说:“没事,爸会为你扎好辫子的。”
从那以后,爸没事便往庄稼地里跑。我开始还以为他去照看庄稼,谁知一次经过玉米地,发现父亲正聚精会神地用玉米须练习扎辫子。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我悄悄走开,没敢惊扰父亲。后来,每当在镜中看到脑勺后的辫子,我都笃信,这是世上最好看的辫子。
后来,考进市里一所重点中学,本不富裕的家里更是捉襟见肘。家里卖了一千斤粮食,又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足了学费。临行前,父亲显得很高兴,还去打了一斤黄酒。酒后,父亲的话便多了起来:“妮子,你放心。考吧,城里不比乡下,该吃啥吃啥,该穿啥穿啥。你走后,爹决定到矿上去,借的钱定能还上。”说着,拳头捏得紧紧的,那份坚定,难以名状。我的泪水却夺眶而出,让四十多岁的父亲与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起挖矿,让我于心何忍。我的求学之路,是父亲的汗水一点一滴铺就的啊。
一次放月假,我兴冲冲跑回家,面对的却是晴天霹雳。矿上塌方,父亲的两根手指,永远的留在了矿井下。在医院里,我的泪水溅了父亲一身,父亲伸出残缺的手直笑:“傻妮子,哭什么,不就是两根手指吗?咱妮子争了气比啥都强。”我的心里,却比针刺还难受。
三年的求学之路,清苦而充实。因为我知道,这条路是父亲用汗水和血水,甚至他的生命为我铺就的。当我把奖学金放在父亲手中时,我说还有一个要求。“啥,还有要求?你说。”“再为我扎一次辫子。”父亲楞了楞,答应了。
于是我搬出儿时的板凳,坐在院里,父亲的手在微微颤抖。
“妮子,你也要上大学了,以后的路,怕要你一个人走了。”爹一边给我扎辫子,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我忍不住抽泣:父亲,女儿不会再让年迈的操心了。相信我,以后的路,我会走得很精彩。
教师用案:
2011.09.07
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写作要“符合文体要求”。而且阅卷专家提醒考生:“许多考生的文体意识相当薄弱,文不对‘体’之作甚多。在考试作文中,文不对‘体’之作,是要根据评分标准的有关条款扣分的;那种‘四不像’‘大杂烩’式的文章是不可能及格的。”它警示我们:记叙文的写作必须使文体特征明显。为直观起见,下面我们先来对一篇“病文”进行望、闻、问、切:
【病文诊断】
爸爸的“帮助”
一考生
①初三的那年,物理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用铜丝做一个线圈,第二天做实验用。我暗喜:我爸爸是电工,让他帮我做一个不就OK了吗?还可以让他多做几个送给好朋友呢!真是不错。
②晚上回到家,爸爸在看报纸,他每天都是这样,等到我回来才睡觉。我便把要做线圈的事告诉了他,顺便也把我那个自认为“妙极”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便去工具箱找铜丝。我高兴极了,明天就可以把线圈带到学校去向同学炫耀一番,到时真是太有面子了。一阵翻找之后,爸爸拿着铜丝出来了,他对我说:“铜丝在这儿呢,你自己做,我在旁边看你做。”我听后不乐意了:“你是电工,肯定很精通这个,帮我做几个吧。”我和他商量。“不行,马上你考试要不要也让我帮你考啊!”他的语气十分坚决。“真是的,帮我做一下你又不吃什么亏,这么凶干什么?”我心里愤愤地想。
③又经过一番商量,得到的回答还是一个“不行”。于是,我只好自己动手做起来。一开始,做得乱七八糟的,线圈一点也不像线圈,我看了看爸爸,他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看着我做。我气极了:“我就不求你,看你女儿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出来。”可是一番捣鼓之后,还是那样。我便软了下来,问爸爸哪里错了。爸爸就先和我分析书上的要求,然后和我一起找出问题所在。知道症结所在的我很快便做出了一个虽不精美但我已很满意的线圈,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④一开始,爸爸不肯帮我,我觉得他很小气,只不过请他帮我做一件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的事,他却不同意。后来我知道了,如果我不亲手去尝试,那么我就不知道哪里会出错,就更别提改正了。其实,爸爸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不帮助我。
⑤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一位禅师打着伞过来了,信徒请禅师帮忙带一程,可是禅师却说屋檐下没雨不用他帮。等信徒站在雨地中,禅师又说是伞帮他挡雨,信徒该去找伞帮忙,最后禅师独自打着伞走了,留下信徒一个人自己想办法。
⑥我爸爸其实就是我的禅师,他不让我依赖,因为他知道他的并不是我的,他要让我自己去尝试,自己去争取,去经历每一件事。他要让我了解,他对我的帮助就是不帮助我。他要让我能够独立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它们。我现在了解了,也在努力着,争取做到他对我的期望。
[诊断书] 这篇文章的第④⑤⑥段,共320字,都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议论),而且又凭空插进了一个“禅师和信徒”的故事,给人以旁逸斜出、东扯西拉之感。
【技法指导】
喉结突出,是男性的性征之一。小伙子,你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就应该骄傲地亮出你的喉结。你大可不必学那个“小沈阳”,总把喉结用一条女式围巾害羞地包裹着。那么,记叙文的“喉结”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体现在如下“三有”:
一、记事——有比较完整的故事。记叙文应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要有助于展示某个较有意味和情趣的人生感悟。当然,由于只有800余字,篇幅有限,作者所叙说的故事不必太复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也不必太完整,只要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即可。如:
话题作文“信任”的写作,有位考生的作文《后门有眼》就写了青青校园中的一个
“小故事”:在高中入学的第一次班会上,老班就要求“上课不许讲话”;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很快便将老班的“圣旨”抛置脑后,在课堂上不时为问题与老师发生争论;老班得知后便大发雷霆,并指名道姓“×××上课为什么与同桌讨论,×××上课为什么顶嘴”,下课后,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原来班级后门上有一个小洞;从此,上课鸦雀无声,但课堂死气沉沉,班级成绩也直线下降;经其他老师提醒后,老班在班会上诚恳地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并用一块小木板将后门上的洞封了起来。从此,课堂气氛活跃,班级成绩骄人。这个“小故事”情节就比较完整:围绕“‘信任’失而复得”的心路历程,渐次展开“从门眼偷窥——班级大滑坡——交心封门眼——班级大提升”,情节完整,有起有伏,流淌着学子心海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渴盼。
二、写人——有生动细腻的描写。记叙文要想打动阅卷者,依靠的不是叙述,而是描写。因为“叙述”搭建的仅仅是骨架,而“描写”凝结的方是“血肉”。当然,考场记叙文中的描写并不要求成篇成段,只要求“时有风骚”,它可以是一句对话,一个动作,一丝心动,甚至是一景一物,便可以凸显出人物的神韵,传达出文章的旨趣。如:
命题作文“我的歌”的写作,有位考生写了一首“用父亲的血为词、我的泪为曲”谱写而成的歌。他在对“背尸匠”父亲的刻画上,就用足了“描写”:
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父亲才从老家来到我的新房。上楼时,父亲显得十分吃力,我伸出手准备拉他一把,谁知他倏地把手缩了回去,只笑着说了一句:“不必了。”到新房时,我高兴地打开门,对父亲说:“瞧!”并随手拿了一双拖鞋让父亲换上,父亲刚准备脱鞋,随即又停了下来,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我站在门口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倏地把手缩了回去”是因为父亲怕把手上背尸体的“晦气”传给儿子。“刚准备脱鞋”是父亲下意识的行为,也是他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随即又停了下来”是因为父亲怕把自己身上的“晦气”带进儿子的新房。“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是因为眼中有老泪溢出,这个“泪”是“欣慰”之泪,儿子终于有出息了;这个“泪”是“骄傲”之泪,自己一辈子被人瞧不起,儿子终于让自己“在一村老小面前可以抬头做一回人了”;这个“泪”也是“辛酸”之泪,为了这一天,自己背了一辈子尸体,这一天等得也实在太久了。正是如此生动、细腻的描写,才使人物形象霎时丰满起来,不仅传情,而且传神。
三、语言——有合体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合体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记叙和描写,而且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记叙、描写的分量要超过三分之二”,即使是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议论也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就会被高考阅卷老师视为“文体不清”。最好的做法当然是作者不要在文中跳出来发表对事情的看法(议论),只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实在要议论,也应采取变通的办法,让文中的人物去“思”、去“想”、去“说”、去“写”(如“写到日记中”“写上座右铭”),而不要作者自己急不可奈地跳出来,大“议”大“论”一通。上述病文中的④⑤⑥段,只要采取这种变通的办法,文体即刻就非常清晰了:
爸爸望着这只女儿亲手做出的线圈也满意地笑了,他把我拉到身边:“为了让你永远记住今天这件事,爸爸给你讲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一位禅师打着伞过来了,信徒请禅师帮忙带一程,可是禅师却说屋檐下没雨不用他帮。等信徒站在雨地中,禅师又说是伞帮他挡雨,信徒该去找伞帮忙,最后禅师独自打着伞走了,留下信徒一个人自己想办法。”
听罢,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爸爸就是我的禅师,他不让我依赖,他要让我自己去尝试,去争取,去经历每一件事,从而培养起独立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原来,爸爸对我的真正帮助就是不帮助我啊!
如此一改,作者原来凭空插进的“禅师和信徒”的故事没有了,代之的是“爸爸”的语言描写;作者原来冗长的议论没有了,代之的是作品中“我”的心理描写。如此修改非常契合情节的发展逻辑:对前者来说,爸爸让我“独自做线圈”,是让我在“做”中感受;给我讲“禅师和信徒”的故事,则是让我在“听”中感悟。而且“做”线圈后再来“听”故事,更有切身体验,更心有戚戚。对后者来说,在“做”中感受、“听”中感悟之后,“我”的“恍然大悟”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在记叙文写作中,出现如下三种情形将被阅卷老师判为“文体不清”,打入“四不像”“大杂烩”的死牢:
1、内容上“无人无事”。通篇没有中心人物,没有主体事件,只有飘忽不定的思绪在流动,只有杂乱无章的意念在泛起,只有思想的碎片在随意飘洒,全文零零散散,这里一段,那里一截,大搞无厘头,让人抓不着,捞不着,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所云。
2、行文上“有骨无肉”。“有骨”就是“只有事件的客观交代,甚至只有情节说明”;“无肉”就是“没有饱含深情的生动的细腻的描写,甚至没有描写”。枯槁、干瘪,不见血肉,恰似白骨精现身,让人望而生厌。这已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中的一种——“剧情简介”了。
3、表达上“议论泛滥”。开头来一段哲理式的“题记”,结尾来一段思辨式的“后记”,中间再不时穿插几段作者自己的“感言”,玩哲理,玩深沉,玩玄虚,“议论”遍地开花,四处泛滥,一副“哲学家”“政治家”“演说家”气派,就是“不好好地去记事、写人”。
◆◆◆超级链接一——
人与路 江苏考生
一直以为,我的路,向来是我一个人在踽踽独行。蓦然回首,才惊觉,一路走来,其实都有父亲在前方为我导航。
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我们,于是父亲便挑起了既当爹又当妈的重担。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便起床做早饭。吃完早饭,我便搬个凳子,坐在院里让父亲为我扎辫子。父亲的手又大又糙,扎的辫子让我没少被伙伴笑话。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爸,扎辫子太麻烦,还是短发省事。”父亲从我眼里读出异样,顿了半晌,说:“没事,爸会为你扎好辫子的。”
从那以后,爸没事便往庄稼地里跑。我开始还以为他去照看庄稼,谁知一次经过玉米地,发现父亲正聚精会神地用玉米须练习扎辫子。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我悄悄走开,没敢惊扰父亲。后来,每当在镜中看到脑勺后的辫子,我都笃信,这是世上最好看的辫子。
后来,考进市里一所重点中学,本不富裕的家里更是捉襟见肘。家里卖了一千斤粮食,又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足了学费。临行前,父亲显得很高兴,还去打了一斤黄酒。酒后,父亲的话便多了起来:“妮子,你放心。考吧,城里不比乡下,该吃啥吃啥,该穿啥穿啥。你走后,爹决定到矿上去,借的钱定能还上。”说着,拳头捏得紧紧的,那份坚定,难以名状。我的泪水却夺眶而出,让四十多岁的父亲与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起挖矿,让我于心何忍。我的求学之路,是父亲的汗水一点一滴铺就的啊。
一次放月假,我兴冲冲跑回家,面对的却是晴天霹雳。矿上塌方,父亲的两根手指,永远的留在了矿井下。在医院里,我的泪水溅了父亲一身,父亲伸出残缺的手直笑:“傻妮子,哭什么,不就是两根手指吗?咱妮子争了气比啥都强。”我的心里,却比针刺还难受。
三年的求学之路,清苦而充实。因为我知道,这条路是父亲用汗水和血水,甚至他的生命为我铺就的。当我把奖学金放在父亲手中时,我说还有一个要求。“啥,还有要求?你说。”“再为我扎一次辫子。”父亲楞了楞,答应了。
于是我搬出儿时的板凳,坐在院里,父亲的手在微微颤抖。
“妮子,你也要上大学了,以后的路,怕要你一个人走了。”爹一边给我扎辫子,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我忍不住抽泣:父亲,女儿不会再让年迈的操心了。相信我,以后的路,我会走得很精彩。
[庖丁解牛] 本文在记事上“有比较完整的故事”:父亲扎辫度过童年——父亲挖矿供读中学——父亲扎辫大学送行。一线贯通,不蔓不枝。在写人上“有生动细腻的描写”:“父亲用玉米须练习扎辫子”这一细节刻画,将父亲深沉而又细腻的爱尽含其中。“父爱”对我人生之路的影响、导航和我对“父爱”深切的感受、感恩,都在这细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语言上“有合体的表达方式”:通篇100%记叙、描写,纯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