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听到学生叫苦、家长抱怨,“学习怎么这么苦,负担怎么这么重?”是呀,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减负,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负担?
辩证地看:过量的才是负担,适度的是动力;被动的才是负担,自发的是享受;无用的才是负担,有用的是财富;“必然”的才是负担,“自由”的是效率。
学生的负担在哪里?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想,学生给出的答案,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定是“作业”。对照负担的解释,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认为作业是负担。
但是,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敷,事倍功半。
如何使每天的作业让学生乐于接受,每一位教师都在做着不断地做着尝试,我试着从以下方面着手去做。
一、让学生做好基础训练题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很讨厌做类似的题目,认为是浪费时间,而教师又不舍得放掉这些题,怕基础训练不到位。其实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对单一重复的作业不感兴趣,布置作业还不能循规蹈矩。于是在布置作业之前,我就将要做的题先整理一下,相关的问题就设计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补充条件、补充问题、自编题型等,把我想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和方法都渗透其中,使学生觉得玩之有味,不知不觉就做完了。
二、让学生乐于做选做题
学校要求分层作业,作业布置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因材而定,分类要求,尽量避免一些偏、繁、难、旧,不合实际的题目,可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来完成,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必做题、选作题、深化题,这种梯形的作业能使不同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
如何提高学生做选做题的积极性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在班上申明,如果当天作业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或者实在不会做的话,完全可以不做,这样先从心理上让他们放松对我的“警惕”,好让我实施我的计划;
其次,鼓励学生不会做来问,大部分学生希望留给老师一个好印象,问问题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可以体现他的好学,引起老师的注意;
接着,在作业批改时给做选做题的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觉得老师关注到他的努力了,同样的作业,做了选做题的可以给一个A+,而且做得非常好的话,还可以写上几句表扬话,那个作用可是很大的;
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往往以选做题作为切入口,来讲解当天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我布置选做题的目的也就是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这样的话不做题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那副投入的样子,心里就开始忐忑了,想想下次还是要做选做题,就算不做,起码要看看;
最后,我的这一套办法实施下来,总还有一些“冥顽不灵”的,那我就对他们横眉冷对吗?当然不是,我要常常关心他们,问问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让他们不好意思,让他们对你有亲近感,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让学生在考前作业中有所得
学生最忌作业多而繁,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随心所欲、信心拈来,搞题海战、疲劳战,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遗漏知识点。考前常常有很多复习卷,全做吧,肯定来不及,而且效果不好,不做吧,又担心复习有遗漏。于是我就自己先做一遍,备课组内讨论,然后推荐几题,其余根据个人的情况自选。后来无意中看到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理解我们的作业多,时间不够用,自己先做,精挑细选了一些题给我们练习,我们都很感动!”没想到一件很小的事,却让学生有这样的触动,这更加坚定了我对作业布置要不断改革的决心。
四、作业反馈及时有效
除了作业的布置,作为一个完整的程序,不得不提一下作业的反馈。
作业的反馈一定要及时,学生非常希望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准确,不仅是对自己的认可,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千万不要让学生带着很多问题来学新内容,这会让他们觉得心里没底,学习起来不是很顺畅,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
作业,分为“必然作业”和“自由作业”。一方面,对于“必然作业”,也即每天布置的作业,在批改时,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在第二天的讲评中提出来,并特别指出是哪位学生的方法,抓住契机对其表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有余力或自我规划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择一些题目做,也就是他们的“自由作业”,遇到问题时会和我一起探讨。有时候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是我觉得有共性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是我备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我在课上也会整理好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将资源充分利用。
不论是哪一种作业,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很有成就感,感到作业是“有用”的,也更愿意去发现解决问题了。这远比直截了当地说教要有效得多!逐步逐步在班级中就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出题目,而开始注重解题的方法,问问题也不停留在“这题怎么做?”上,开始有人问“我的解法对不对”或者“有没有比我的解法更好的方法”,而且,做“自由作业”的学生也多起来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
其实,归根到底一句话,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老师不能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一股脑儿把什么题都推给学生,这是一种最省事最不负责任的做法。从因材施教出发,老师对题目要有所取舍有所鉴别选出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这是需要花大力气的。可是,老师花了力气,学生的负担就可以大大减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