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名师课堂暨教研组特色展示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物理组三位名师刘霁华、丁佐建和周建文围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一主题开设了三堂精彩的公开课。老师们精巧的构思,熟练的课堂操控能力,敏锐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课堂效果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赏。
三位老师的课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体现出教学内容展开的清晰的逻辑主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学习。通过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发了积极的思考,催化了学生的思维,追寻到了科学方法,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问题设计”中,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有针对性,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而提出;同时兼顾问题的新颖性,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了积极思考的目的;适度开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分层次设计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都有所发展和提高;重视问题的启发性,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刘霁华老师的课特别注重方法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着力学生能力发展。教学中对质点的运动规律如何描述的问题,刘老师以当初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的方法为铺垫,启发学生得出利用公示或图像是描述运动规律的两种重要的方法,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生长,诱导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对如何得到振动图像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途径(频闪法,直接记录等)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参与实践,体现了方法教学和对学生的尊重。另外,刘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是很包容的,允许学生有认识的偏差,给学生以理解的时间。在分析是不是所有的往复运动都是机械振动时,有一位学生认为是的,对于回答为什么在描绘振动图像时纸带要匀速拉动,学生迷惑不解,刘老师对此都做了巧妙的点拨和提示。
丁佐建老师的课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1,突出三维目标。这节课有5个问题组成,5个问题由贯穿课堂的三条主线有机联系起来,第一条是知识主线,安培力做负功是实现其他形式能向电能转化的途径和电磁感应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第二条是方法主线,整个过程中都贯穿了数学表达式和图形的对应思考,突出数学方法在物理解题中应用。还有就是情感主线,通过课题的引入,组织引导诱发学习兴趣、激励,调动了学习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热情。2,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具有简洁的情景、合理的梯度 。3,循序渐进,培养能力。总之,这是传统的习题课,也是高效的习题课。
周建文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学生探究的学习活动。这节课的探究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周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全班分成8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习,每组选出一个“小老师”来汇报学习结果,并由其他组来评价。教学中周老师始终充当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在简谐运动规律的得出是自由开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没有出现“灌输真理”局面,力求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探究中的判断、推理是真实有效的。这样探究效果好,但风险大,但周老师的处理是成功的。
下午,老师们一起聆听了费宏老师的讲座《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费老师引经据典,以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创新教育前提下问题教学法的特点,给老师们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思想大餐。他认为:1,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可分为两类:有解问题和未解问题。有解问题可以用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力,中学教学中大都属于这一类;而未解问题则可以使学生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活动之中,并最终导致真正的创造和发明。2,创新教育的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激发创新动机、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新活动之中。3,创造教育的问题教学法与传统教育所谈论的问题教学法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的教学目的、师生的地位、对问题的理解、问题的作用和目的、问题的地位和归宿都有很大的差别。最后,费老师以高中物理原子物理的教学为例,生动的讲述了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实施办法。